山东省曹县致远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提高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27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计算题(共5题)

1.
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5g,加热知道氯酸钾完全分解。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5.4g,求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各是多少?
2.
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 + 3O2↑。现加热 24.5g氯酸钾,最多可制得氧气_________克?
4.
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写最简比)。
5.
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対分子质量为254,请计算
(1)x的值为_____;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2.简答题(共1题)

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_____。(填序号)
(2)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_____。
(3)为了防止人体缺碘,市售食盐中添加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碘酸钾与氯酸钾性质相似,试写出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单选题(共15题)

7.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
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9.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1.
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 + H2O + CO2↑)
A.33.6%B.40%C.47.3%D.60%
12.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13.
C22H19FN4O2为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物
B.西达苯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D.西达苯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4.
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5.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6.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8.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9.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0.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4.填空题(共2题)

22.
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3.
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下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 a、b 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3)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实验题(共3题)

24.
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蒸发食盐水   D.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1)A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
(2)B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4)D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6.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5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