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有两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两种物质间的“一”表示这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转化D为____,F转化B为____;
(3)A在工业上用途是____。(至少填两种)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转化D为____,F转化B为____;
(3)A在工业上用途是____。(至少填两种)
2.综合题- (共2题)
2.
随着我国深潜器“蛟龙”号考察任务(考察可燃冰的海底出口)顺利完成,我国的“蓝鲸1号”在南海首次试采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也获得圆满成功。
(1)蛟龙号的大部分材料由钛合金构成,这是因为它____;(多选)
A.抗腐蚀性优于不锈钢 B.密度小、机械性能好 C.导电性好、硬度大
(2)“蓝鲸1号”钻井平台使用了燃油发电机,则其发电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_;“蓝鲸1号”整体用钢达40000多吨,在钢铁焊接时,常使用焊药(氯化铵)在加热时除去钢铁表面的氧化物(视为氧化铁),使焊接更加牢固,同时生成金属单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一种常见液体和氯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
(3)可燃冰被认为是比天然气还要清洁的能源,与煤、汽油、柴油等能源相比,可燃冰燃烧会减少______(至少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可极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
(1)蛟龙号的大部分材料由钛合金构成,这是因为它____;(多选)
A.抗腐蚀性优于不锈钢 B.密度小、机械性能好 C.导电性好、硬度大
(2)“蓝鲸1号”钻井平台使用了燃油发电机,则其发电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_;“蓝鲸1号”整体用钢达40000多吨,在钢铁焊接时,常使用焊药(氯化铵)在加热时除去钢铁表面的氧化物(视为氧化铁),使焊接更加牢固,同时生成金属单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一种常见液体和氯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
(3)可燃冰被认为是比天然气还要清洁的能源,与煤、汽油、柴油等能源相比,可燃冰燃烧会减少______(至少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可极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
3.
2017年6月21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寓意:炎热将至。
(1)俗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东北人比较爱吃的面有打卤面和炸酱面等,打卤面中的卤一般为茄子肉丁或尖椒肉丝,这两种卤中富含的较多的营养素是(除水外)____,除此之外卤子中往往比普通菜中加入的食盐更多,食盐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_____。
(2)夏至是多种春播作物追肥的重要时期,为使辣椒、茄子等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且增强抗旱能力,需要追加的一种化肥是____,此肥料中____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____元素是蛋白质、酶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高温、潮湿的夏天是病虫多发的季节,所以菜农还常常再施加氯化钾,它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保证____,增强____。
(1)俗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东北人比较爱吃的面有打卤面和炸酱面等,打卤面中的卤一般为茄子肉丁或尖椒肉丝,这两种卤中富含的较多的营养素是(除水外)____,除此之外卤子中往往比普通菜中加入的食盐更多,食盐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_____。
(2)夏至是多种春播作物追肥的重要时期,为使辣椒、茄子等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且增强抗旱能力,需要追加的一种化肥是____,此肥料中____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____元素是蛋白质、酶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高温、潮湿的夏天是病虫多发的季节,所以菜农还常常再施加氯化钾,它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保证____,增强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某化学小组围绕“碳酸钠的性质”展开活动,请完成下列探究。

【活动与探究】
请写出实验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最终废液依然有颜色。
【提出问题】
经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哪些离子呢?(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甲:
乙:
、
丙:
、
你的猜想(3)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废液缸中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你认为丙同学猜想不成立,其理由是(4)___________;乙同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5)____溶液,观察到(6)________现象,则自己猜想成立。
【反思与归纳】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
a.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7)_____________;
b.通过反应和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成分时,(8)_____离子一定不存在。

【活动与探究】
请写出实验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最终废液依然有颜色。
【提出问题】
经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哪些离子呢?(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甲: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废液缸中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你认为丙同学猜想不成立,其理由是(4)___________;乙同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5)____溶液,观察到(6)________现象,则自己猜想成立。
【反思与归纳】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
a.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7)_____________;
b.通过反应和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成分时,(8)_____离子一定不存在。
4.简答题- (共1题)
5.
(6分)实验室有一氯化钠和氯化钙组成的样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纯度并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化学探究小组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①中参加反应的纯碱质量(X)的比例式
(3)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4)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mL;
(5)若最终所得的c溶液为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若工业上用58.5t上述含氯化钠的样品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①中参加反应的纯碱质量(X)的比例式
(3)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4)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mL;
(5)若最终所得的c溶液为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若工业上用58.5t上述含氯化钠的样品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
5.单选题- (共12题)
7.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工业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制钡餐:![]() |
C.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 |
D.工业用碳酸钙制二氧化碳:![]() |
8.
某实验小组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制氧气,充分反应后将实验剩余固体25.4g加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充分搅拌,再向烧杯中滴加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39.2g,则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含量为( )
A.50% | B.70% | C.80% | D.98% |
10.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碳 |
B.地球上的海水多,陆地上的水却很少,陆地上的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 |
C.钛和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低、可塑性好、易加工等优良性能 |
D.可燃冰将地成为未来重要的新能源 |
11.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 |
C.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
D.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紫红色固体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HCl(CO2) | 适量NaOH溶液 | 洗气 |
B | NaCl(NaOH) | 过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C | CO2(CO) | 足量O2 | 点燃 |
D | 稀盐酸(稀硫酸) | 适量硝酸钡溶液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
霁虹桥是一座典型的欧式桥梁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但为配合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哈市计划先期启动霁虹桥连接桥和周边配套道路工程,待连接桥建成后再启动霁虹桥文件保护工程。2017年2月12日至8月31日,启动霁虹街新建跨铁路连接桥工程,对霁虹桥的连接桥开始半封闭施工,将部分封闭霁虹街的交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926年建成的霁虹桥原设计为钢结构,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时建设霁虹桥仅建筑费用就约三十万元大洋,钢筋混凝土属于合成材料。 |
B.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采用的巨大方形石柱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主要利用其硬度大这一性质。 |
C.桥侧围栏是铁制的,在其表面刷上金粉主要是为了美观。 |
D.封闭期间,霁虹桥全天禁止货运机动车通行,货运机动车的通行不仅会增加施工期间对桥体的损伤,且排放的汽车尾气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 |
14.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要求 | 第一方案 | 第二方案 |
A | 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点燃,闻燃烧的气味 | 观察颜色 |
B | 区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液 | 滴加盐酸,看气泡 |
C | 区别固体火碱和纯碱 | 加盐酸 | 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底 |
D | 区分![]() | 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 用石灰水,再用燃着的木条 |
A.A | B.B | C.C | D.D |
15.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候德榜改进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
B.有些蚊虫叮咬后,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一种酸(蚊酸),用牙膏涂抹患处以减轻痛痒 |
C.用pH试纸测定口腔唾液的酸碱度时,可发现pH一般在6.6-7.1之间 |
D.用蔗糖、果汁、水、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
16.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
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 M和a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
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 A、B点比较,B点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温度降到t1
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都为不饱和溶液
D. 温度降低到t1
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A. t2

B. A、B点比较,B点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温度降到t1

D. 温度降低到t1

6.多选题- (共1题)
18.
过氧乙酸就是一种消毒剂,其结构式如图,有关过氧乙酸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乙酸和过氧乙酸的原子种类相同 |
B.过氧乙酸分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个数比为1:1 |
C.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三个氧原子 |
D.过氧乙酸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物 |
7.填空题- (共2题)
19.
下图是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发生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其中○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汞原子,请依据图示回答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___;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___;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20.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化学反应条件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C与____(填“A”或“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
(2)课外学习中发现,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可燃物在氧气中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CH4+2O2
CO2+2H2O,氧气是此反应的氧化剂,然而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在氯气中也能燃烧,且产物与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相似,请写出甲烷在足量氯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
![]() | ![]() | | ||
A | B | | ||
![]() | ![]() | ![]() | ||
C | D | E | ||
(2)课外学习中发现,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可燃物在氧气中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CH4+2O2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