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1)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除此之外,细心的同学还看到有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2)(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3)(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①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无SO2。
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就可以确定无SO2生成,他的依据是_____
②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浓硫酸主要用于干燥气体):

A中观察到____,证明无O2:B中观察到_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大家认为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以确保安全。
(2)(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3)(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①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无SO2。
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就可以确定无SO2生成,他的依据是_____
②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浓硫酸主要用于干燥气体):

A中观察到____,证明无O2:B中观察到_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大家认为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以确保安全。
2.计算题- (共2题)
2.
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50g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使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
3.综合题- (共4题)
4.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可以是____.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接触而生锈。
(3)汽车中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
(4)黄铜、不锈钢、硬铝等合金比它们的纯金属应用更广泛,是因为____.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接触而生锈。
(3)汽车中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
(4)黄铜、不锈钢、硬铝等合金比它们的纯金属应用更广泛,是因为____.
6.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t2℃时,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1℃时,A 、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将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在B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t2℃时,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1℃时,A 、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将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在B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7.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使用,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覆盖。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9.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4P+5O2=点燃=2P2O5 | B.C+2CuO-高温—2Cu+CO2↑ |
C.NaOH+HCI===NaCI+H2O | D.H2CO3=△=H2O+CO2↑ |
14.
现有CO和CO2两瓶气体,欲分别通过以下实验方案鉴别开来,你认为可行的是 ①点燃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③通入石灰水 ④分别向杠杆的空纸袋中倾斜 ⑤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⑥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 ⑦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倾倒
A.①②③④⑤⑦ | B.①②③⑤⑥⑦ | C.①②③⑤⑦ | D.全部 |
16.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 B.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 D.消耗金属的质量:乙﹥甲﹥丙 |
17.
用“W”型玻璃管惊醒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 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
5.填空题- (共1题)
23.
下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___;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___。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___;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