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25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5/9

1.推断题(共1题)

1.
A、B、C和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固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是碳酸。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由物质A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C中混有少量物质B时,可将混合物通入_____除去物质B。
(3)写出物质C 与固体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此,你认为过氧化钠可用于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取50g样品进行实验,将l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原理为:Zn+2HCl=ZnCl2+H2↑),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05
0.10
m
0.20
0.20
 
试求:
(1)m的数值为_____。
(2)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简答题(共1题)

3.
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身边的许多问题。
(1)生产汽水时,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同时发生化学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青铜器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制品。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管(填“a”或“b”)中的铁钉会锈蚀,L端比R端的液面高度_____(填“高”“低”)。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_____和_____有关。
写出防止铁钉生锈的一种具体方法_____。

5.单选题(共9题)

5.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电解B.干冰升华C.煤燃烧D.光合作用
6.
用一定量的某溶液制取气体,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反应产生的气体质量越大
C.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反应产生的气体速率越快
D.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同,装置内最终的压强相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Cu比Fe耐腐蚀,是因为Cu活动性比Fe弱
C.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目不变,则分子数目也不变
D.高炉炼铁利用CO气体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8.
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CaCl2B.SiO2C.H2OD.FeS
9.
小明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CO)化学式写成“Co”的原因.下列针对CO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一个钴原子中有27个质子    ②Co表示非金属元素
③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④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10.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常温下,将10 g硝酸铵溶于2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
C.镁和盐酸在试管中反应,试管壁发热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11.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加入二氧化锰
B.倾倒双氧水溶液
C.塞紧橡皮塞
D.镊子取用木炭
12.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化汽车尾气可改善空气质量
B.生活污水危害不严重,可任意排放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有效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13.
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应该张贴的图标是( )
A.B.
C.D.

6.选择题(共3题)

14.集合A={x|1≤x≤5},B={x|2≤x≤6},
15.集合A={x|1≤x≤5},B={x|2≤x≤6},
16.集合A={x|1≤x≤5},B={x|2≤x≤6},

7.多选题(共1题)

17.
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
A.铁、镁B.锌、铁C.铁、锌D.铝、镁

8.填空题(共2题)

18.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1)碳酸钠溶液:_____。
(2)高锰酸钾溶液:_____。
(3)食盐水:_____。
(4)澄清的石灰水:_____。
1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从火力发电厂的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
(2)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

(3)铁的合金有生铁和不锈钢,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生铁_____不锈钢(填“>”或“<”)
(4)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_____性;。
(5)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作用;
(6)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作用;

9.实验题(共2题)

20.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和_____(填名称);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标号)。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管口进行验满。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充满水的c装置收集氧气,氧气须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21.
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

(1)该实验过程中A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