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3题)
1.
可怕的烟草和毒品
香烟烟盒上均有“吸烟有害健康”标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香烟燃烧产物,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烟焦油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棕色油腻状液体。
(1)如图,点燃香烟,模拟吸烟过程,用抽气泵抽气,使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经过盛有水的矿泉水瓶,能证明烟雾中含有焦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矿泉水瓶中的液体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蛋清,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证明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重金属盐。
(3)将(1)中抽气泵抽取的气体,先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下图装置,可观察到a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b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香烟燃烧时产生了一氧化碳,a处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合上述烟雾中有害物质(至少一种)对人体的危害,谈谈你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_____________。
为防止烟草危害自己,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麻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30O2,查获这类毒品通常采用在空气中焚烧的方法销毁,写出大麻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烟烟盒上均有“吸烟有害健康”标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香烟燃烧产物,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烟焦油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棕色油腻状液体。
(1)如图,点燃香烟,模拟吸烟过程,用抽气泵抽气,使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经过盛有水的矿泉水瓶,能证明烟雾中含有焦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矿泉水瓶中的液体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蛋清,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证明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重金属盐。
(3)将(1)中抽气泵抽取的气体,先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下图装置,可观察到a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b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香烟燃烧时产生了一氧化碳,a处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合上述烟雾中有害物质(至少一种)对人体的危害,谈谈你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_____________。
为防止烟草危害自己,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麻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30O2,查获这类毒品通常采用在空气中焚烧的方法销毁,写出大麻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探究醋蛋液
食用醋蛋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做法(如图):将洗净的鸡蛋放入盛有7°白醋的玻璃杯中,放置3天左右,用筷子将蛋清与蛋黄打散即可。

(查阅资料)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CH3COOH),醋酸在水中能解离出H+和CH3COO-。
(提出问题)
I.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小英按照制作说明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到蛋壳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她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二氧化碳
猜想2:氢气
猜想3:甲烷
(1)小英运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观察,小英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针对以上任一种猜想做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反思与交流)
(3)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中的碳酸钙和醋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钙元素。除蛋白质外,醋蛋液中含钙、铁、锌、磷、钾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4)醋蛋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鸡蛋清,证明蛋清中富含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II.醋蛋液中是否含有醋酸?
(实验探究)小英同学通过测定醋蛋液的酸碱度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醋酸,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反思与交流)
制得的醋蛋液中如果有过量的醋酸会灼伤、腐蚀食道黏膜及损伤脾胃,食用时可加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加水稀释过程中醋蛋液的pH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食用醋蛋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做法(如图):将洗净的鸡蛋放入盛有7°白醋的玻璃杯中,放置3天左右,用筷子将蛋清与蛋黄打散即可。

(查阅资料)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CH3COOH),醋酸在水中能解离出H+和CH3COO-。
(提出问题)
I.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小英按照制作说明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到蛋壳逐渐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她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二氧化碳
猜想2:氢气
猜想3:甲烷
(1)小英运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观察,小英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针对以上任一种猜想做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反思与交流)
(3)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中的碳酸钙和醋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钙元素。除蛋白质外,醋蛋液中含钙、铁、锌、磷、钾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4)醋蛋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鸡蛋清,证明蛋清中富含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II.醋蛋液中是否含有醋酸?
(实验探究)小英同学通过测定醋蛋液的酸碱度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醋酸,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醋蛋液中含有醋酸。 |
(反思与交流)
制得的醋蛋液中如果有过量的醋酸会灼伤、腐蚀食道黏膜及损伤脾胃,食用时可加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加水稀释过程中醋蛋液的pH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测定反应后溶液成分
查阅资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溶液中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先发生反应)
Na2CO3+ CO2+ H2O = 2NaHCO3 (后发生反应)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反应后所得溶液A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关数据:

小资料:碳酸氢盐绝大多数易溶于水,如 Ca(HCO3)2易溶。
【获得结论】
(1)定性分析:根据上述现象,可确定溶液A中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定量计算:计算溶液A中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查阅资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溶液中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先发生反应)
Na2CO3+ CO2+ H2O = 2NaHCO3 (后发生反应)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反应后所得溶液A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并测出相关数据:

小资料:碳酸氢盐绝大多数易溶于水,如 Ca(HCO3)2易溶。
【获得结论】
(1)定性分析:根据上述现象,可确定溶液A中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定量计算:计算溶液A中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4.
金属与合金
I.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金属,下列记载均与金属有关,请按要求填空。
①“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②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百炼钢”指生铁经过高温煅烧,反复锤炼成为钢)
③东晋《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CuSO4溶液)。
④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首饰”、“印”指金制品)
(1)①~④划线部分,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2)①说明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 中“百炼钢”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关于生铁和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4)④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人们常用银、钯、铂三种金属制作首饰,如图,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II.金属在现代社会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其中就应用了很多金属材料。

(5)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大飞机机身却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和_______________的优良性质。铁易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6)铝的广泛使用,除因其具有优良性质外,还得益于炼铝技术水平的提高,下图是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现有含Al2O351%的铝土矿(其他成分不含铝)200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________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步骤④采用电解法炼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金属锂和钛均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某小组想通过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比较锂、铝的活动性,进行实验时应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钛的活动性位于铜、铝之间,预测钛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等物质反应。
I.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金属,下列记载均与金属有关,请按要求填空。
①“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②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百炼钢”指生铁经过高温煅烧,反复锤炼成为钢)
③东晋《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CuSO4溶液)。
④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首饰”、“印”指金制品)
(1)①~④划线部分,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2)①说明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 中“百炼钢”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关于生铁和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生铁、钢都是混合物 |
B.钢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 |
C.在钢中加入玻璃纤维可得到既有玻璃般透明或半透明性,又有钢铁般强度的材料—玻璃钢 |
D.用赤铁矿治炼生铁时,矿石中的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 |
现在,人们常用银、钯、铂三种金属制作首饰,如图,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II.金属在现代社会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其中就应用了很多金属材料。

(5)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大飞机机身却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和_______________的优良性质。铁易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6)铝的广泛使用,除因其具有优良性质外,还得益于炼铝技术水平的提高,下图是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现有含Al2O351%的铝土矿(其他成分不含铝)200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________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步骤④采用电解法炼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金属锂和钛均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某小组想通过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比较锂、铝的活动性,进行实验时应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钛的活动性位于铜、铝之间,预测钛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等物质反应。
3.简答题- (共1题)
5.
综合利用海洋资源
(1)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图是某设计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是膜法或多级闪急蒸馏法,分别是利用了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_____或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证明所得淡水中不含氯化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可以使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离子透过。从而除去浓海水中的Mg2+、SO42﹣、Ca2+,若用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过程③是氨碱法制纯碱的一个流程,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钾,可作为肥料,当农作物________(填序号)时可使用。
A.叶色不浓绿 B.茎杆不粗壮 C.根系不发达
(5)如果要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资源,过程⑤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6)2017年5月18日,在我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如图),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可燃冰中的甲烷属于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易导致大量气体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7)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海带富含的_______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1)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图是某设计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是膜法或多级闪急蒸馏法,分别是利用了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_____或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证明所得淡水中不含氯化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可以使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离子透过。从而除去浓海水中的Mg2+、SO42﹣、Ca2+,若用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过程③是氨碱法制纯碱的一个流程,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钾,可作为肥料,当农作物________(填序号)时可使用。
A.叶色不浓绿 B.茎杆不粗壮 C.根系不发达
(5)如果要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资源,过程⑤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6)2017年5月18日,在我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如图),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可燃冰中的甲烷属于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易导致大量气体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7)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海带富含的_______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4.单选题- (共9题)
7.
卡卡腹泻,上网查到饮用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可以防脱水。下列关于该生理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理盐水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但又具有单一组分所不具备的新性质 |
B.该生理盐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
C.该生理盐水可用来除铁锈 |
D.该生理盐水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9:100 |
8.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②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 |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
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9.
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表示稀硫酸的浓度,现欲用98%的浓硫酸2mL和蒸馏水8mL,配制体积分数为1∶4的稀硫酸,如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A | B.B | C.C | D.D |
10.
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小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
B.氯化铝是一种酸 |
C.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D.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镁条可能产生氢气 |
1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清洗试管中附着的铜 | 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振荡 |
B | 鉴别硫酸钾和尿素((CO(NH2)2) |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C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
D | 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A.A | B.B | C.C | D.D |
12.
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来配制波尔多液 |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C.用稀硫酸除铁锈 |
D.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13.
人体就象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各种食物在体内的化学变化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下列食物不能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是( )
A.![]() | B.![]() |
C.![]() | 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