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单选题- (共15题)
5.
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2、SO2、CO均可与碱溶液反应 |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
9.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 | B.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0.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帮助呼吸,氧气可用来抢救病人 |
B.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
C.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
11.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
B.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C.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 |
D.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
12.
用“W”型玻璃管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
②a处的反应为3CO +Fe2O3="2Fe" + 3CO2
③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④可利用溶于水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⑤该实验改进后,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的优点。

①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
②a处的反应为3CO +Fe2O3="2Fe" + 3CO2
③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④可利用溶于水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⑤该实验改进后,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的优点。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③ | D.③⑤ |
13.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
C.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
D.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
15.
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 X的物质类别 | 观点描述 |
A | 碱 |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
B | 金属氧化物 | 若X为MgO,则Y为H2O |
C | 金属 |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
D | 盐 |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
17.
2017 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用一次性碗筷 |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 D.提倡垃圾焚烧处理 |
4.多选题- (共2题)
18.
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
B.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
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
D.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
19.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NaOH溶液、浓硫酸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 |
B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氢氧化钙溶液 |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C | 氯化钠固体 | 泥沙 | 水 |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
D | 铁粉 | 铜粉 | 稀盐酸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5.填空题- (共6题)
20.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2.6g,天平平衡(如上图A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总质量为__________g,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B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元素质量 d分子质量 e分子数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2.6g,天平平衡(如上图A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总质量为__________g,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B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元素质量 d分子质量 e分子数目
21.
元素家族新成员——鉨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图1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x=________。
(2)鉨元素的原子与铝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数。
(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4)根据鉨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鉨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图1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x=________。
(2)鉨元素的原子与铝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数。
(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4)根据鉨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鉨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22.
崂山矿泉水至今已有110年历史,是锶和偏硅酸复合型优质天然矿泉水,深受人们喜爱。
(1)矿泉水中的“ 锶”指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矿泉水中含有的主要化学物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除去矿泉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可用_____区分矿泉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1)矿泉水中的“ 锶”指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矿泉水中含有的主要化学物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除去矿泉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可用_____区分矿泉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23.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________;
(2)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 | B.熟石灰 | C.氮气 | D.明矾 |
(2)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
24.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B实验过程中要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从金属活动性的角度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A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B实验过程中要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从金属活动性的角度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3)为验证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存在。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3)为验证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存在。
6.实验题- (共1题)
2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工业上常需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②然后,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NH3 | B.H2 | C.O2 | D.CH4 |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②然后,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