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克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50%的氯酸钾分解,将剩余的固体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10.08克。
(1)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___剂;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___剂;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4题)
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一定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A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A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下列化学符号中的“2”表示了不同的意义①2CO ②2N ③Mg2+
其中表示原子数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用化学符号表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化学符号中的“2”表示了不同的意义①2CO ②2N ③Mg2+

(2)用化学符号表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4.
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气体CH4,应选图___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收集O2时,常用装满水的图③作收集装置,气体应从______(填字母)端通入。
(3)实验操作:用KMnO4制取O2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入药品KMnO4→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 其中,装入KMnO4药品后还应该在试管口放__________________ ,以防药品进入导管。
(4)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气体CH4,应选图___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收集O2时,常用装满水的图③作收集装置,气体应从______(填字母)端通入。
(3)实验操作:用KMnO4制取O2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入药品KMnO4→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 其中,装入KMnO4药品后还应该在试管口放__________________ ,以防药品进入导管。
(4)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燃烧是一种化学现象,但是燃烧也需要条件。
(1)如图所示__________(填“a”或“b”)会先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隔绝氧气的方式熄灭上图中燃着的蜡烛,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__________(填“a”或“b”)会先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隔绝氧气的方式熄灭上图中燃着的蜡烛,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剪掉烛心 | B.用嘴吹灭 | C.烧杯盖灭 | D.淋水熄灭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在CO2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说明:
(1)装置I 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2)装置III 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写出装置I中化学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检验II 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时III 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变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1)装置I 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2)装置III 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写出装置I中化学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检验II 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时III 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变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6题)
8.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
A.Fe+CuSO4=Cu+FeSO4 | B.Mg + O2![]() |
C.Na2CO3 + 2HCl="==2" NaCl+H2O + CO2↑ | D.H2CO3="==" H2O + CO2↑ |
9.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8 | 2 | 40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8 | 2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 D.反应后X的质量为16 |
10.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X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X+9O2
4CO2+2SO2+6H20,则乙硫醇X 的化学式为( )

A.SO3 | B.C2H5SH | C.CO | D.H2SO4 |
11.
仔细观察在煤炉中燃烧的煤,你会发现有如图所示的现象。请你指出在图中蓝色火焰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2CO+O2![]() | B.2C+O2 ![]() |
C.C+O2 ![]() | D.CO2+C![]() |
13.
比较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比较和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故所有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 |
B.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
C.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相同 |
D.Mg原子和Na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少于4个,所以它们都是相对稳定结构 |
15.
农夫山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 K~3 Zn~0.06 F~0.02等。这里的Ca.K.Zn.F是指
A.原子 | B.分子 | C.单质 | D.元素 |
16.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拉斯克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B. 青蒿素是由l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9%
D. 其中C、H、O元素质量比为90:11:40
A. 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B. 青蒿素是由l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9%
D. 其中C、H、O元素质量比为90:11:40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
B.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红磷,实验前后天平的指针不会偏转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
18.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B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实验室没有二氧化锰时,可加热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也能较快制取氧气,且增加氧气的质量 | 高锰酸钾在该反应中做了催化剂 |
D | 生产乙醇汽油 | 不但能节约石油资源也能减少环境污染 |
A.A | B.B | C.C | D.D |
20.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理电学实验时缺少导线可用“铅笔芯”代替 |
B.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
C.用铁制容器不能盛放含有硫酸铜的农药波尔多液 |
D.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与用水灭火的原理不相同 |
22.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得出结论 |
5.填空题- (共2题)
2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⑴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余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变成_______离子(用符号表示)。
(2)相互比较,其中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它们位于同一族;元素的周期数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位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1)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余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变成_______离子(用符号表示)。
(2)相互比较,其中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它们位于同一族;元素的周期数决定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位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4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