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21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7

1.计算题(共1题)

1.
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00g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
(2)参加反应的CO2的质量是多少g__________?

2.简答题(共2题)

2.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如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③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______ 。
3.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海水中,迄今已发现8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较高的元素除组成水的氢、氧元素外,还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等。
(1)以海水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产品:①蒸馏水 ②氯化钠 ③氢气 ④84消毒液 ⑤氧化镁⑥镁 ⑦粗盐,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填编号,下同)________;混合物的有 ______;属于单质的有 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 _______。
(2)在上述物质中,镁由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__构成。
(3)海水也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小明同学从海边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对其进行净化。请你参加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小明将进行过滤,写出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 ______
②下列对过滤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填编号,多选) ______
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过滤是利用“筛子”原理将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C.过滤之后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
D.过滤之后得到的液体可以直接饮用
③检验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________。 如果是硬水,在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甲同学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于是“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之处,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4)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5)丙同学的实验中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
(反思)(6)为了防止减少酸雨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写一点即可)________。

4.推断题(共1题)

5.
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氢元素的“旅行”路线,物质乙和丙的化学式是 ______ 和 ______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5.单选题(共15题)

6.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
脐橙是武胜土特产之一,肉质脆嫩、入口化渣,浓甜芳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化学式为C27H30O16),可以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从而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P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B.维生素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
C.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P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克)
20
34
2
3
反应后质量(克)
X
14
2
28
 
A.N是生成物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X等于5克
C.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过程中,物质M与N变化的质量比为1:4
9.
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0.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1g甲烷和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g二氧化碳和2g水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
B.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2.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每个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2:2:1
C.该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D.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
13.
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符号是KB.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C.钾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14.
电视剧《夏洛特烦恼》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有人吧,缺铁;有的人呢,缺钙;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铁”和“钙”是指
A.铁的单质和钙的单质B.铁的化合物和钙的化合物
C.铁原子和钙原子D.铁元素和钙元素
15.
随着各种移动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目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是氧化钴锂,其化学式为LiCoO2,其中Li显+1价,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1C.+2D.+3
16.
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哪一个化学式
A.KClB.O2C.H2OD.HClO
17.
下列关于物质的区别、除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的CO2----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B.将混有铁粉的铜粉与铁粉进行分离----溶于水
C.区别空气和氧气----观察气体的颜色
D.区别化学实验室的蔗糖和食盐----品尝
18.
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
C.用途:CO2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9.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C.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2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 称量10.05g固体
C.液体加热D.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6.选择题(共1题)

2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学生要不要认识繁体字,向来有不同见解。赞成者认为,学生知晓繁体字,   ①    知晓中国汉字和中国文化的由来,  ②  便利与还在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海外华人群体的沟通和联系。反对者则认为,简化字推广使用几十年,已成为国家的通用文字,  ③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在使用简化字。将繁简两套文字系统搬进学生课堂,  ④  违背国家语言法规,  ⑤  不符合汉字运用的现实,  ⑥  会使孩子不胜其“繁”,加重学习负担。


A

等于

甚至

既然

/

B

就是

同时也

并且

C

就同时

/

况且

不但

而且

进而

D

才能

/

/

7.填空题(共4题)

22.
在A+B=C+D的反应中,若20克A和10克B正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则4克A和 ______克B完全反应可生成 ______克D。
23.
如图所示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①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 ;
②D中X的值可能是 ______ ;
③E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 最外层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④写出D和E两种微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 。
24.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H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___________ 。
25.
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 ______作用,能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 _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 ______。
(4)不经常使用的锁,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以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6.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 ______ ,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 。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 Na2CO3+H2O+CO2↑    ②NH4HCO3 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 _________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镁条继续燃烧。这个实验引发了我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4)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择理由是 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 ①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有剧毒。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为氢硫酸,是一种弱酸,当它受热时,硫化氢又从水里逸出。
③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是因为 ____。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可用图F装置进行吸收,气体从 ______(选填“甲”或“乙”)端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