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20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

1.流程题(共1题)

1.
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  的排放。
(2)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SO2转化为
(3)废气处理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科普阅读题(共1题)

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材料来源:好搜百科—水垢)。
烧水壶用久了内壁会出现一层白色水垢,这是为什么呢?
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等矿物质的水叫做硬水。河水、湖水或者井水经过沉降,除去泥沙,消毒杀菌后得到的自来水也是硬水。水烧开后,一部分水蒸发了,本来不好溶解的硫酸钙(CaSO4)沉淀下来。原来溶解的碳酸氢钙(Ca(HCO3)2)和碳酸氢镁(Mg(HCO3)2),在沸腾的水里分解,变成难溶解的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镁(Mg(OH)2)也沉淀下来,有时也会生成碳酸镁(MgCO3)。这样就形成了水垢。
水壶里长了水垢,不容易传热,浪费能源。对于工厂供暖供汽用的大锅炉水垢的危害远不止于此。锅炉每小时烧干几吨水,要送出好几吨蒸汽,据试验,一吨河水里大约有1.6公斤矿物质,而一吨井水里的矿物质高达30公斤左右。大锅炉里结了水垢,锅炉钢板挨不着水,水不易烧开,若水垢出现裂缝,水会渗漏到高温的钢板上,急剧蒸发,造成锅炉内压力猛增,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工厂里,往往在水里加入适量的碳酸钠(俗名苏打),使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变成沉淀除去,硬水就变成了软水。使硬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也能得到软水。
家里的水壶、暖水瓶里长了水垢,怎么清除干净呢?可以在水壶里倒些市售的柠檬酸除垢剂,或者加入食醋,在火上温热一下,只见水垢上放出密密麻麻的小气泡,水垢便迅速溶解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垢中的CaCO3是由 转化生成的。
(2)水垢的危害有
(3)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至少答出2种)。
(5)食醋可除水垢,主要利用食醋中含有乙酸的酸性。乙酸可用成HAC表示,它的组成及化学性质与盐酸(HCl)相似,则食醋与水垢中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冰雪融化 C. 香水挥发 D. 干冰升华
4.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钻石(C)B. 水晶(SiO2C. 食盐(NaCl)D. 钟乳石(CaCO3
5.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2个氧分子:2O B. 氧化钠:NaO
C. 一氧化碳:CO D. 3个钠离子:3Na+
6.
某同学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中,利用右图装置做了“空瓶生烟”的化学小魔术。
操作步骤如下:

(1)将软塑料瓶中充满氨气,用胶塞塞紧。
(2)用注射器取一定量的浓盐酸。
(3)把注射器针头穿过胶塞,缓缓向瓶中注入浓盐酸,
观察到空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 HClNH4C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NH4Cl为白色固体 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③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8.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
9.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倒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体的气味D.插入燃着的木条

4.选择题(共2题)

10.王大妈家的柜式空调长0.4米,宽0.2米,高1.7米,为了防灰尘,王大妈准备用布做一只长方体套子把这只空调罩起来,请你帮她算一下,做这只套子至少需用多少平方米的布?(接头处共需用布0.2 平方米)
11.为预防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

5.填空题(共5题)

12.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钙4种元素中的2种组成。
(1)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可燃气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化合物,它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4)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若16 g氧气 参加反应,则生成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13.
右图用于研究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性质,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C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物质种类B.分子质量C.分子种类D.分子间隔
15.
氯酸钾(KClO3)可用于生产火柴、烟花等,工业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且KCl、KClO3均易溶于水。
(1)生产中所需的NaCl溶液是在80℃时,按每100 g水中加入35 g NaCl配制而成,该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溶液A中除NaCl外,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
16.
配制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所选砝码为 、游码的示数为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量取 mL水(ρ≈1 g/cm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装瓶、贴标签:在右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6.实验题(共3题)

17.
同学们应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下: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2号抽滤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得到“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的结论,他的依据是  
(3)通过上述实验得到: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反思与评价)
(4)经过多次实验,有的同学对比实验1的3号瓶、实验2的2号瓶中同为40s时的气体压强,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  
18.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瓶容积均为500mL。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装置内容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
K1K2K3

Ⅰ. 打开K1、K2和K3,用注射器向盛有大理石的A中注入稀盐酸,关闭K1
Ⅱ. 收集气体。
Ⅰ. A中为用排水法收集的O2,其中水100mL。B中装满水。向A中放入燃着的红磷
(足量),充分反应。
Ⅱ. 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
打开K2和K3
 
A B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1关闭,打开K2、K3,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的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2)实验1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Ⅱ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3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上述操作的目的是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320mL水,则A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 %。
19.
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  。(2)B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现象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