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建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20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5

1.简答题(共1题)

1.
(2011年·衡阳)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异常气候频繁发生。为了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各国都在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也就是说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就如何进行“低碳生活”提出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2.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未知数据计算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0
0
0
反应中的质量(g)
6
2
3

反应后的质量(g)

0


 
A.①为7
B.②为5
C.③为3.75
D.④为11.25
3.
下列图标中,在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是
A.     B. C.    D.

3.选择题(共2题)

4.

拿破仑、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    )

5.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这突出说明(    )

4.填空题(共4题)

6.
(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气有毒,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
【材料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材料3】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将它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请根据【材料1】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3)写出【材料2】中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材料3】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     
7.
(5分)饮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2011年5月1日开始,《刑法修正案》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对醉酒驾车者一律刑事拘留。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20毫克/100毫升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80毫克/100毫升
(1)某司机驾车时经检查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38毫克,他属于 驾车。
(2)交警通常使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来检查司机呼出气体中酒精的含量,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6H2SO= 2Cr2(SO4)3 + 2X↑+ 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则X的化学式为 。(2分)
(3)乙醇(C2H5OH)俗名酒精,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8.
已知B、F是非金属,C是金属,A、D、E是化合物,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A、C、F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②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实验。
9.
(11分)小明同学去凤凰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4)可用 来区分获得的清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5)小明用水的电解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如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县化学老师针对图l实验自创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为: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②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气体(填化学式),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③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l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a.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b. 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c.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d. 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a、b、c   B.a、c、d C.b、c、d    D.a、b、c、d
(6)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右侧漫画,你的感想是:(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1分)

5.实验题(共2题)

10.
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11.
(14分)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图F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在该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是 ,收集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在2011年5月喀左县初升高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用A、E装置认真完成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②在实验过程中,小军同学由于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就已经停止。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可行的办法。
方法是  。(1分)
③小明同学认为,这套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双氧水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它仪器。

请你在下表中至少写出两种方案:(4分)
方案一
方案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