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7200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

1.推断题(共1题)

1.
某芳香烃A可以从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分离出来,以A为原料可以合成扁桃酸,也可合成醋硝香豆素。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能阻碍血栓扩展。以下是醋硝香豆素和扁桃酸的合成线路(部分产物、反应线路、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Ⅰ.R—CHO+HCN
Ⅱ.R—CNR—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2)关于I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六组吸收峰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可以用溴水鉴别H和I
其中H→I的反应中还会发生副反应,生成另一种有机产物,该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醋硝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①→⑥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扁桃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
(6)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信息,写出由A和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肉桂醛()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铜是重要的金属,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铜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晶体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SO42-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2)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氨气极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缘故
B.NH3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空间构型不同,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水分子的键角
C.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D.已知3.4 g氨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并放出a kJ热量,则NH3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3(g)+3/4O2(g)=1/2N2(g)+3/2H2O(g) ΔH=-5a kJ·mol-1
(3)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下左图所示。

①1 mol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上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  △H1;
②CO(g)+2H2(g)CH3OH(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CO”表示CO的化学键)数据见表:由此计算△H2=________ kJ·mol-1,已知△H1=-58kJ·mol-1,则△H3=________kJ·mol-1
(2)反应①、②、③对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2molH2发生反应①。
下如图是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①当温度为500K时,该反应10min达到平衡。0~10min时间内用CH3OH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改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如图1中的曲线会_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4)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2mol H2合成甲醇,发生反应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上如图所示。
①5min至10min时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②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CO的浓度与生成CH3OH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O和H2的体积分数之比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③15min时,仅增加反应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至20min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新加入的C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单选题(共5题)

4.
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与咖啡酸的物质类别完全相同(含咖啡酸),且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有18种
B.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3molBr2反应
C.咖啡酸与互为同系物
D.1mol咖啡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3mol气体
5.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6.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W可分别形成10e-、18e-的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甲为非电解质,乙为强电解质,甲与乙常温下可化合得到离子化合物丙。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最外层电子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甲比乙的沸点低
B.X、Y、Z、W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W>Y >Z >X
C.丙属于正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D.X和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与乙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7.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K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A)>c(K)>c(HA)>c(H)>c(OH)
B. 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C. 同浓度的KA、KB、KD三种盐溶液的pH大小关系:pH(KA) > pH(KB) > pH(KD)
D. 当三种酸都中和至中性时,消耗KOH溶液的体积的大小关系为:V(HA) < V(HB) < V(HD)
8.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含Cr2O72-废水
加FeSO4沉降
物理法
B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C
含Cu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D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
通过微生物代谢
生物法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