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用作燃料。
(2) 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3)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04)中还原出来。
(1)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常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 X + H2O=== CaCO3↓ + 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
(2)写出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采用C (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
2.单选题- (共3题)
A.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所以用于去除油污 |
B.因为氢气的密度最小,所以用于做燃料 |
C.因为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所以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
D.因为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所以用于制作照明弹 |
A. 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B.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因为CO2可以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只有CO2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 | C.④⑤ | D.①②③⑤ |
3.选择题- (共9题)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 溶氧量 | 饲养环境 | 一分钟每条鱼鳃盖开合的平均次数 | 浮头现象 |
甲 | 6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110 | 浮头次数多 |
乙 | 8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73 | 浮头次数比甲组少 |
丙 | 10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58 | 不浮头 |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 溶氧量 | 饲养环境 | 一分钟每条鱼鳃盖开合的平均次数 | 浮头现象 |
甲 | 6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110 | 浮头次数多 |
乙 | 8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73 | 浮头次数比甲组少 |
丙 | 10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58 | 不浮头 |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 溶氧量 | 饲养环境 | 一分钟每条鱼鳃盖开合的平均次数 | 浮头现象 |
甲 | 6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110 | 浮头次数多 |
乙 | 8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73 | 浮头次数比甲组少 |
丙 | 10mg/L |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 58 | 不浮头 |
①若a>b,则ac2>bc2;
②若命题p为真命题题,命题q为假命题,则p∨q为假命题;
③若命题p:∃x0∈R,x {#mathml#}{#/mathml#} ﹣x0+1≤0,则¬p:∀x∈R,x2﹣x+1>0.
4.填空题- (共2题)

(1)t℃时,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 b(填“>”“<”“=”);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3)在 ℃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