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14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计算题(共2题)

1.
李老师要用含杂质质量分数为2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备20瓶二氧化碳气体。已知:①集气瓶的体积为100 mL;②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③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 g/L。计算李老师需要准备大理石的最少质量。
2.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2CO2↑+ 4H2O + 3N2↑ 计算完全燃烧30 t偏二甲肼会产生多少吨水?

2.单选题(共4题)

3.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向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4.
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A.COB.CO2C.SO2D.NO2
5.
铝能压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6.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
C.图1中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1和图2中水下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要有氧气

3.选择题(共2题)

7.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

8.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

4.填空题(共3题)

9.
(5分)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微观
示意图




(1)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2)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元素种类
(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10.
(5分)燃料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1)天然气、 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时产生的溶于水形成酸雨的气体
(填序号)。
A.SO2B. COC. CO2D. NO2
(2)在农村利用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产生的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
(3)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因此液化石油气属于    (“纯净物”或“混合物”)。

(4)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11.
(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有

5.实验题(共1题)

12.
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如图1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
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加入水的体积
加入水的温度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mL
15℃
a(待记录)
2
 
50℃
b(待记录)
 
A B C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2)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