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13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2/10

1.计算题(共1题)

1.
若要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100t,需要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2.单选题(共15题)

2.
铜丝常用于制作电线,是因为铜
A.密度较大B.具有导电性C.具有导热性D.具有抗腐蚀性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B.干冰用于制冷剂
C.酒精可用作燃料D.焦炭可用于炼铁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B.蜡烛熔化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
5.
下列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加热空气中的铜粉B.锌和稀硫酸反应C.铜和硝酸银反应D.镁条燃烧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O——表示2个氧元素
B.——表示镁原子
C.Na+——表示钠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D.——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 Al2O3 B.碳酸钠 Na2CO3
C.氢氧化钙 Ca(OH)2D.氯化铁 FeCl2
9.
某混合气由CO和CH4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其中CO的质量分数是
A.20%B.30%C.48%D.52%
10.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1C.+3D.-3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B.因为SO2和SO3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因为CaO可以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可以用来做干燥剂
D.因为CO具有可燃性,所以CO可以用来炼铁
12.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锌B.铁C.铜D.银
13.
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项目
A
B
C
D
方案



 
现象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水中的铁钉生锈,植物油中的铁钉没生锈
结论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中一定有碳、氢元素、氧元素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和水发生反应
铁生锈只需要与氧气接触
 
A.AB.BC.CD.D
14.
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
D.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15.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16.
铅蓄电池放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当有23.9 g PbO2反应时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

3.选择题(共14题)

17.

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思考,当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一般会感到(  )

18.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19.已知量程为3mA的电流表头G的内阻Rg=100Ω.现在,要把它改装成电流﹣电压两用电表,改装电路如图所示.图中S是双刀双掷开关,a、b、c、d、e、f为接线柱.双刀双掷开关的触刀掷向a、b时,e与a接通,f与b接通;掷向c、d时,e与c接通,f与d接通.若要求该改装表作电流表用时量程为0.6A,作电压表用时量程为3V.则两个电阻的值分别应为:R1={#blank#}1{#/blank#}Ω,R2={#blank#}2{#/blank#}Ω.

20.

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21.

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2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q=12{#/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S4a4{#/mathml#} ={#blank#}1{#/blank#}.
23.将一个满偏电流为5mA,内阻为200Ω的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该{#blank#}1{#/blank#}联(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blank#}2{#/blank#}的电阻.
24.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②再接通S2,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读出R2的阻值,即可认为电流表的内阻rg=R2

现备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100 μA,内阻约为100Ω)

B.电阻箱(范围0~9.9Ω)

C.电阻箱(范围0~999.9Ω)

D.电阻箱(范围0~99 999Ω)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和若干导线

25.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②再接通S2,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读出R2的阻值,即可认为电流表的内阻rg=R2

现备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100 μA,内阻约为100Ω)

B.电阻箱(范围0~9.9Ω)

C.电阻箱(范围0~999.9Ω)

D.电阻箱(范围0~99 999Ω)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和若干导线

26.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S1,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②再接通S2,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读出R2的阻值,即可认为电流表的内阻rg=R2

现备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100 μA,内阻约为100Ω)

B.电阻箱(范围0~9.9Ω)

C.电阻箱(范围0~999.9Ω)

D.电阻箱(范围0~99 999Ω)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G.开关和若干导线

27.有一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给它并联一个0.01Ω的电阻,可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若要将这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应该{#blank#}1{#/blank#}联一个{#blank#}2{#/blank#}Ω的电阻(精确到百分位).
2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29.

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下降的岩块从地质构造上属于(  )

30.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微安,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blank#}1{#/blank#}Ω的电阻.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120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blank#}2{#/blank#}Ω

4.填空题(共4题)

3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戊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中。
项目






化学式

H2O
CO
H2
CO2
微观
示意图





 
(1)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  
(3)工业上生产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而得到的丙物质又会随即与乙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丁和戊。通过这一系列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得到的氢气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数目   ④元素种类   ⑤元素化合价
32.
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完成O2、 CO或CO2的有关实验, 实验过程中,他们从a处通入一种气体,在b处放入一种固体。C处放入一种溶液。

(1)若从a处通入O2,观察到b 处发出白光,c处的无色溶液变浑浊,则b处放置的黑色固体为  ,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处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且反应后的固体可被磁铁吸引,c处紫色溶液变红。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3)若b处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b处反应后的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c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天然气和  通常称为化石燃料。
(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SO2、CO、NO2、CO2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能形成酸雨的是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在图1所示实验中,a处放有少量白磷,b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____________,可说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有: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若要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只需在图1所示实验中的c处放置____________即可。
②为了避免图1所示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污染,并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及如下的实验操作:
A. 通入N2 B. 通入O2 C. 点燃酒精灯   
则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___(每步仅可选用一次)。
3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