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13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3/15

1.选择填充题(共1题)

1.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粒子易失去电子
B.该粒子是阳离子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可以发生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单质,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写出H转变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某同学需测定某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所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他取10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并将该过氧化氢溶液全部加入,不同时间用电子天平测量其质量,所得读数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335.70
334.30
334.00
333.50
333.00
332.50
332.50
 
(1)试分析,100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分析该方法测定结果可能会偏大的原因有  (写出一点即可)

4.单选题(共4题)

4.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     B. 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
C. 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     D.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5.
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 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 若16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32 g
D. 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2倍
6.
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的是(    )
A.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强热
B.往装有锌粒的试管里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往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往有铁钉的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7.
从2013年9月1日起,国家气象中心便于每天8时和20时进行全国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发布重度污染预警启动应急措施的条件为:连续12小时AOI大于200,且当前PM2.5小时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预计未来24小时不会明显好转。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汽车排放尾气B.秸秆焚烧还田C.工厂排放的废气D.植树造林

5.选择题(共9题)

8.看图列算式.

9.看图列算式.

10.

成语“釜底抽薪”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用嘴吹灭蜡烛;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11.

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12.

原始大气中的非生命物质形成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场所是(  )

13.填空.

16里面有{#blank#}1{#/blank#}个十和{#blank#}2{#/blank#}个一.2个十是{#blank#}3{#/blank#}.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blank#}4{#/blank#}.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blank#}5{#/blank#}.14前面一个数是{#blank#}6{#/blank#},后面一个数是{#blank#}7{#/blank#}.

14.

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的多,由此可知(  )

15.12右边第4个数是{#blank#}1{#/blank#}.
16.12右边第4个数是{#blank#}1{#/blank#}.

6.多选题(共1题)

17.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②Fe3+; ③3H; ④SO3
A.①中的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B.②中的数字“3”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中的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D.

7.填空题(共5题)

18.
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图①和图②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①可知碘元素的一点信息是:  
(2)A、B、C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3)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4)碘化镁的化学式是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2)2个氢氧根离子     
(3)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硝酸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5)写出一个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用语:     
20.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写出一点即可)。
21.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不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目前,人类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的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请从下列表格中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质量/g
放出热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分)
(3)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但另一方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这是因为 。(2分)
22.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④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不需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4)某同学要设计实验证明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能产生二氧化碳,证明所产生气体是否二氧化碳的操作是 ;另一位同学要用实验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他应将装置     (填序号)略加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