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127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3/27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粗略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称取研细的2.60g石灰石样品,分4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测得反应前后的有关质量如表:


(1)计算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若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石灰石样品和所加酸液均无抛洒,根据图中装置判断,该实验结果可能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2.单选题(共15题)

2.
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错误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剧烈
B.釜底抽薪:将可燃物撤出燃烧区
C.十年树木:树木生长,无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
3.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异味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4.
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
C.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 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
5.
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已获得加速审批通过。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帕拉米韦属于化合物 B. 帕拉米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 帕拉米韦由四种原子构成 D. 帕拉米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6.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 MgCl2——氯化镁   B. Fe2——铁离子
C. 2H——2个氢元素 D. O2——2个氧原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得到的是纯水
B.空气中各种气体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性质各不相同,用途也差异明显
C.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并产生CO2
D.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金属对环境无污染,可以随意丢弃
8.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蜡烛以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B.“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进行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中,量取一定的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11.
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A.图①表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图②表示将饱和Ca(OH)2溶液升温
C.图③表示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锌粉
D.图④表示向含少量Cu粉的铁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12.
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易导致智力低下患侏儒症的是
A.钙B.碘C.锌D.铁
13.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铝锅盛放酸性食物
B.菜刀使用后放在潮湿的砧板上
C.用水浇灭锅中着火的油
D.天然气泄漏应该及时的开窗通风,并报燃气公司维修
14.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15.
今年苏州进入秋冬以来,频频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措施对改善雾霾天气不利的是
A.多植树,美化环境
B.积极建造高楼大厦,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C.研究新能源汽车
D.禁止焚烧秸秆
16.
在实验室里,利用下列物质和装置制取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取氧气
B.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二氧化锰和6%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3.选择题(共18题)

17.

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的做法是{#blank#}1{#/blank#}(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

18.

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blank#}1{#/blank#}万人.

19.

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blank#}1{#/blank#}万人.

20.

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blank#}1{#/blank#}万人.

21.

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请你估计该市6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blank#}1{#/blank#}万人.

22.

某人要完成2.1千米的路程,并要在18分钟内到达,已知他每分钟走90米.若跑步每分钟可跑210米,问这人完成这段路程,至少要跑多少分钟?设要跑x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   )

23.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男生的体能情况,从该校七年级抽取50名男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把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频数的比为1:3:4:2.

24.

某市“单独两孩”政策开始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人口计生部门抽样调查了部分市民(每个参与调查的市民必须且只能在以下6种变化中选择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绕计图.

种类

A

B

C

D

E

F

变化

有利于延缓社会老龄化现象

导致人口暴增

提升家庭抗风险能力

增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压力

缓解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现象

促进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5.

某市“单独两孩”政策开始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人口计生部门抽样调查了部分市民(每个参与调查的市民必须且只能在以下6种变化中选择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绕计图.

种类

A

B

C

D

E

F

变化

有利于延缓社会老龄化现象

导致人口暴增

提升家庭抗风险能力

增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压力

缓解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现象

促进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6.

如图是某国产品牌手机专卖店今年8﹣12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邻两个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   )

27.

下列给出的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28.

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9.

解方程组

30.

如图,想在河堤两岸搭建一座桥,图中搭建方式中,最短的是PB,理由{#blank#}1{#/blank#}.

31.

解不等式组: {x3<14x4x+2

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3.

已知x+2y=3﹣m,且2x+y=﹣m+4,则x﹣y的值是{#blank#}1{#/blank#}.

34.

对x,y定义了一种新运算T,规定T(x,y)= ax+by2x+y (其中a,b均为非零常数),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例如:T(0,1)= a×0+b×12×0+1 ,已知T(1,﹣1)=﹣2,T(4,2)=1.

4.填空题(共3题)

35.
试选用“>”或“<”或“=”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稀有气体;
(2)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   200mL。
(3)室温下,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溶液的质量   2g
(4)相同的两段细铁丝生锈的速率:用蒸馏水浸过的铁丝   用食盐水浸过的铁丝
(5)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2g
(6)熔点:武德合金   其组成金属
36.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金属铝和氧气反应,在铝表面生成  ;该反应表示为  
(2)将氯化氢和氨气两种无色气体混合,生成氯化铵固体:  ;反应类型为  
(3)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现象为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硬质粗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检验上述反应的气体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上述反应的固体产物,除了观察外观、用磁铁吸引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尾气可用 法来处理。
37.
实验室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1)计算:需要浓盐酸   mL,水   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量取:用规格为   mL的量筒(从50mL、100 mL中选择)量取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再用规格为   mL的量筒(从50mL、100 mL中选择)量取水。
(3)稀释:_

5.实验题(共1题)

38.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Al,Fe>Cu
几分钟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l>Fe>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