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A.庇护(pì ) 鄙薄(bǐ) 滑稽(jì) 杞人忧天(qǐ) |
B.坍塌(tān) 狡黠(xié) 狭隘(yì) 怪诞不经(dàn) |
C.困窘(jǒng) 干涸(gù) 收敛(liǎn) 哄堂大笑(hóng) |
D.嗔怪(chēn) 蜷伏(quán) 抽噎(yē) 刨根问底(páo) |
A.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
D.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
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
B.许多家长对孩子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
C.“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
D.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
A.《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兼学者的朱自清。 |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
C.神话篇幅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
D.《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2)“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手帕
①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②“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③“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④“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 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⑥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⑦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⑧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⑨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⑩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
(2)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
(3)你对第⑦段中“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4)请结合冰心《母亲》一诗和本文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小题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小题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
5.名著阅读- (共1题)
⑴《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_______;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_________。
⑵写一句与《西游记》中“猪八戒”有关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的店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请你说说下面店名的含义。
①“好又多”(超市名)
②“长寿店”(药店名)
③“文乐书店”(书店名)
(2)开放的海门,吸引了海内外无数宾朋。请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海门。(不超过30个字)
材料一:享有“北上海”美誉的海门,位于长江之畔、黄海之滨,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隔江相望,拥有长江第一渡——海太汽渡,向西不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苏通大桥。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是海门永远的骄傲。他不仅从家乡出发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更把他睿智的目光和开拓的精神留给了海门人民。政治家季方、诗人卞之琳、画家王个簃等都是海门人民的杰出代表。
材料三:海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建设成了“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