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已知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下图呈现的是一种以石灰石和孔雀石 [ 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为原料制备波尔多液的流程。其中A、C、D均属氧化物。(注:不考虑矿石中的主要成分外的其他杂质的反应,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3.
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方法 | 反应类型 |
A | CuO粉 | Cu粉 | 在空气中加热 | 化合反应 |
B | CO2 | CO | 通过灼热的CuO | 置换反应 |
C | H2 | HCl |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分解反应 |
D | KCl | K2SO4 | 溶解,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 复分解反应 |
A.A | B.B | C.C | D.D |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 |
B.验满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
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棒 |
D.因自然界各种水体均有自净能力,故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
5.
依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
B.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 |
C.45℃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时,硫酸钠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
9.
NH4H2PO4)是磷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
B.磷酸二氢铵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 |
C.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的质量比为1︰6︰1︰4 |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
3.选择题- (共11题)
4.填空题- (共3题)
21.
(4分)掌握初中化学中物质间反应规律是继续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 “;”相隔)
①CO2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
⑥NaOH溶液 ⑦Fe ⑧NaCl溶液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
①CO2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
⑥NaOH溶液 ⑦Fe ⑧NaCl溶液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
22.
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 CuO
Cu + H2O 3CO + Fe2O3
2Fe + 3CO2C + O2
CO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 2H2S = 3S + 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
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 价变为 价。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 CuO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 (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SO2+ 2H2S = 3S + 2H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
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 价变为 价。
23.
(13分)掌握化学用语和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
(2)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对应类别空格上(注:未提供对应类别物质的,空格不填)
物质:金刚石,氮气,三氧化硫,氧化铝,硫酸镁,醋酸,氢氧化钾,铜,氦气
(1)填写下列表格
元素的原子序数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该元素简单离子符号 |
11 | | |
16 | | |
(2)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对应类别空格上(注:未提供对应类别物质的,空格不填)
物质:金刚石,氮气,三氧化硫,氧化铝,硫酸镁,醋酸,氢氧化钾,铜,氦气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