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根据乙醇化学式(C2H5OH),进行下列计算:
(1)该物质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结果保留到0.01%)
(4)4.6g该物质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g。
(1)该物质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结果保留到0.01%)
(4)4.6g该物质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g。
2.
某化工厂运用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先生的“候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种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1g全部溶解在12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钡溶液144g,恰好完全反应并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19.7g。求:
(1)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单选题- (共7题)
7.
X、Y、Z为三种金属。X、Y放入稀硫酸中均放出氢气,Z与稀硫酸不反应。将X放入 Y(NO3)2溶液中,有Y单质析出。则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 B.X、Z、Y | C.Y、X、Z | D.Z、X、Y |
3.填空题- (共6题)
11.
根据下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升高温度,可使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

(1)升高温度,可使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
12.
如图所示往试管里倒入2mL氢氧化钠溶液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

试回答:
(1)指出如图所示操作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酸碱中和实验时加指示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滴加稀盐酸的同时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

试回答:
(1)指出如图所示操作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酸碱中和实验时加指示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滴加稀盐酸的同时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
13.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因:
(1)鸡蛋壳表面涂上石灰浆后可使鸡蛋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鸡蛋壳表面涂上石灰浆后可使鸡蛋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
(2)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 (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
酸、药物和染料等。①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②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实验室模拟合成氨气的流程,流程中“气体的混合”是在F装置中进行的,F装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 干燥;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三是观察进气导管口逸出的气泡数,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1)图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
(2)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 (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
酸、药物和染料等。①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②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实验室模拟合成氨气的流程,流程中“气体的混合”是在F装置中进行的,F装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 干燥;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三是观察进气导管口逸出的气泡数,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