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太仓、昆山市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05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2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Cu-Zn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取该样品18g跟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有规范的计算过程)。
(3)图中A点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

2.单选题(共13题)

2.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B.香水挥发C.矿石粉碎 D.滴水成冰
3.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化学反应的快慢     B.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4.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C.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H2O)和双氧水(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
5.
草甘膦(C3H8NO5P)是一种常见除草剂,下列关于其叙述正确的是
A. 草甘膦属于氧化物
B. 草甘膦由5种元素组成
C. 草甘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 草甘膦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氢元素
6.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7.
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B.都是坚硬的金属
C.都能与氧气反应D.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8.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铝比铁更容易跟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9.
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10.
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B.食盐和水C.氯化氢和水D.植物油和水
11.
下图甲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向20g水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在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烧杯A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C.若要使B烧杯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则X的值为1.32
D.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12.
将60℃时的硝酸钠饱和溶液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溶液质量增加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13.
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出药品
B.加入药品
C.加热
D.熄灭
14.
关于下列装置或示意图的判断错误的是
A.图I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图II可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
C.图Ⅲ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示意图
D.图Ⅳ为验证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示意图

3.选择题(共1题)

15.若a>0且ax=2,ay=3,则a2x3y的值为{#blank#}1{#/blank#}.a3x+2y的值为{#blank#}2{#/blank#}.

4.填空题(共5题)

16.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在常温下,金属铝和氧气发生反应:  
(2)铁和稀硫酸反应:  ,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3)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4)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17.
(9分)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实验前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以下信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粉,三种物质均为黑色,其中四氧化三铁、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在一定温度下,该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的实验。

(1)在上述实验装置(已检查气密性)中加好药品、连接好仪器后进行的第一步操是   
(2)实验开始时,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环保角度看,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如何改进?   
(4)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固体由红棕色全部变为黑色。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中不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
(5)取上述研磨后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20g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6)若要从以上探究所得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①中,金属X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18.
(7分)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f需要计算精盐的产率(得到的精盐质量÷粗盐样品质量×100%)]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a的名称是   
(2)A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   。D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当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时,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
(4)要完成题给的粗盐提纯的实验,上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5)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6)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6%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9.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温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20.
(6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若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还有不足之处,则对A装置进行改进的办法是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