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2705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7

1.简答题(共4题)

1.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议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 H2O.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
(2)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3)要想知道所用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检验。
3.
海水也是人类未来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对其进行净化。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他们向海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 ;
(2)下列对过滤操作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C.过滤之后所得的“水”仍是咸的
D.过滤之后的“水”可以饮用
(3)证明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
某校三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______。
(2)在紧急情况下,同学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趁火势不大时,积极灭火自救B.拨打“119”报警 
C.唤醒楼内其他人尽快逃离D.快速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E.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F.跳楼逃生
(3)火情发生后,学生全部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消防队及时赶到并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分
0
2
4
6
8
10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77.8
 
试计算:(1)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推断题(共1题)

6.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已知甲、乙、丙均为氧化物,丁为红色固体单质,乙为一种有毒气体。
乙 —— 丙
(1)试推断丁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戊可能是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2)甲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写出乙物质和丙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单选题(共9题)

7.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C.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8.
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数目不变;③分子种类不变;④分子数目不变;⑤物质种类不变;⑥元素种类不变;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⑥⑦B.①②④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
9.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清洁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金刚石D.红糖水
10.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6:1
B. 每个“硫化丙烯”分子含有3个氢分子
C. 每个“硫化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D. “硫化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
11.
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碳。下列关于炭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长久保存
B.将制炭雕的下脚料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
C.摆放炭雕时必须远离火种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
12.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③④①⑤⑥D.②①③④⑤⑥
13.
下列关于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沿B.玻璃棒要轻靠一层滤纸的那一边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直接将液体慢慢倒入过滤器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
B.硬水易生水垢,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化学变化
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
15.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森林防火的措施之一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5.填空题(共2题)

16.
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O2+2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   _
17.
某金属元素R的碳酸盐的化学式为R2(CO3)3,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R元素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实验题(共1题)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证明此装置C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若A与D连接,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A与E连接,写出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与F连接,则F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