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潍城县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05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2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物质之间按图中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
A.B.
C.D.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水果榨汁C.冰雪融化D.鲜奶制酸奶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4.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3”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3H——表示3个氢原子
B.3H2O——表示3个水分子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SO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5.
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Mn>CuB.Al>MnC.Mg>AlD.Mn>Mg
6.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5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7.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8.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H2、CH4B.CO、CO2 C.CH4、CO、CO2D.H2、CH4、CO

2.选择题(共2题)

9.

— Raymond, you seem to be under the weather. What's wrong?

— I am afraid I've got a cold.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3.填空题(共4题)

11.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能源、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1)图1为某品牌矿物质水的标签。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中的一种金属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2)图2为普通干电池的构造图,小明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
①干电池用作照明时化学能转化为  
②电池中石墨和铜帽表现出优良的 性能。
③锌皮回收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铜帽回收清洗后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9分)潍坊电缆厂为增效节支,决定对生产中的废电缆进行回收利用。已知电缆绝缘皮是塑料,线芯是铜。为了回收金属铜,同时得到硫酸亚铁,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方案中①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纯铜在 (填“金属1”或“金属2”)中。
(3)溶液2中含有的溶质是     
(4)你认为方案 好,理由是
13.
(9分)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铝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为空气中浓度过高的铝粉遭遇明火产生爆炸。铝粉是一种银白色粉末;它能溶于酸、碱,生成氢气;它遇水受潮产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和热量,如果积热不散,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粉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常被用作油漆涂料,这是利用了铝粉的 (填写“物理”或“化学”)性质;
(2)干燥的铝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铝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但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却易发生爆炸,由此可以看出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跟 有关。
(4)在野外,铁路工人常把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反应生成高温的铁水,而把较短的钢轨焊接成较长的钢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铝粉发生爆炸着火后能否用水灭火,说明原因
14.
(8分)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2)碘酒中的溶剂为 。(写出物质名称)
(3)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KNO3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a
b
cw
d
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
45
50
55
60
所得溶液的质量
95
100
105
105
①实验a、b、c、d中,有未被溶解的KNO3固体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编号)。
②实验a、b、c、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 b      c      d(填“<”、“>”或“=”)。
③取实验b所得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4)向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A.原石灰水已经饱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不能继续溶解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
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4.实验题(共1题)

15.
(10分)铜制器物在潮湿环境中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锈迹,俗称铜绿。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铜绿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
③CuO+H2SO4(稀)=CuSO4+H2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粉末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观察分析】A装置中绿色粉末变为黑色;
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 和碳等元素。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A装置中产生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
(1)全部为CuO (2)CuO和C的混合物
【深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1)正确
②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2)正确
【实验结论】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猜想(1)正确。
【反思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  接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