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 5g-7. 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 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下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 Mg(OH)2+2HCl ==MgCl2 +2H2O。
xxx牌复方抑酸剂
有效成分:氢氧化镁
作用用途:用于治疗胃酸过重
用法用童: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
药物含量:每片含0.145g氢氧化镁
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恢复到正常范围?
xxx牌复方抑酸剂
有效成分:氢氧化镁
作用用途:用于治疗胃酸过重
用法用童: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
药物含量:每片含0.145g氢氧化镁
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恢复到正常范围?
2.简答题- (共1题)
2.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高炉内焦炭在富氧空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
(4)铝片浸在稀盐酸中表面逐渐产生大量气泡: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
(1)高炉内焦炭在富氧空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
(4)铝片浸在稀盐酸中表面逐渐产生大量气泡: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20题)
4.
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
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 |
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
5.
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
B.三份质量的铁和两份质量的氧气生成一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
D.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56:32 |
6.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第一个发现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B.每个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 |
D.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
8.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
B.![]() |
C.![]() |
D.![]() ![]() |
9.
新产品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成分为碳化硅)特制而成。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显-4价,硅元素显+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A.SiC | B.Si2C3 | C.Si3C2 | D.SiC2 |
11.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B.排水法收集到的CO2不纯──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进人集气瓶中的水大于![]() |
15.
下列有关实验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 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C. 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D. 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A.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 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C. 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D. 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16.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
B.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C.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物理变化 |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氧元素 |
18.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
B.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人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
C.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 5mL蒸馏水 |
19.
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C.溶液中的溶质都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的 |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Cl- |
21.
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煤块粉碎后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得更充分 |
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C.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
2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再放回滴瓶 |
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上后下 |
4.选择题- (共2题)
23.
种子包括种皮和{#blank#}1{#/blank#},该结构由{#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和{#blank#}5{#/blank#}组成;种子发育过程中{#blank#}6{#/blank#}首先突破种皮.
24.
种子包括种皮和{#blank#}1{#/blank#},该结构由{#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和{#blank#}5{#/blank#}组成;种子发育过程中{#blank#}6{#/blank#}首先突破种皮.
5.填空题- (共2题)
25.
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各题。
(1)地壳中、海水中、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
(4)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铝表面形成的保护膜_________________.
(6)二硫化碳_________________.
(7)当今社会使用量最大的金属_________________.
(8)构成水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
(1)地壳中、海水中、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
(4)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铝表面形成的保护膜_________________.
(6)二硫化碳_________________.
(7)当今社会使用量最大的金属_________________.
(8)构成水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__.
26.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t1℃时,30gA物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C>A=B B. A=B>C C. A>B>C D. B> A> C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t1℃时,30gA物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C>A=B B. A=B>C C. A>B>C D. B> A> C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