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5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4

1.简答题(共1题)

1.
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业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是因为里面含有氯化铁.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取10g工业盐酸加入到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图所示的关系.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10g工业盐酸中的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求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 0.1%)

2.单选题(共4题)

2.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B.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C.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充分接触
D.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3.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现象及结论
A
酚酞试剂
如果溶液不变色,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B
硫酸铜
如果没有沉淀,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D
氧化铁粉末
如果溶液变黄,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A.AB.BC.CD.D
4.
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入一块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快速压下,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A.乙醚使棉花的着火点降低
B.活塞压缩筒内气体,使乙醚汽化放热
C.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时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
D.活塞克服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大
5.
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帮你识别伪劣商品,下列打假“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假商品
替代产品
鉴别方法
A
假戒指
用铝制作戒指代替银戒指
用盐酸浸泡观察是否有气泡
B
假钡餐
用BaCO3代替BaSO4做钡餐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C
假尿素
用氯化铵代替尿素
与氢氧化钠混合研磨闻气味
D
假羊毛衫
用合成纤维代替羊毛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A.AB.BC.CD.D

3.填空题(共3题)

6.
在生活中重金属盐类也可作为消毒杀菌的药物来使用,如图所示为硝酸银滴眼液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从其贮藏条件“遮光”可以看出,硝酸银溶液具有    的化学性质.“滴眼后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来减轻硝酸银对眼睛的腐蚀性,应用的科学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
小明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看到了下列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出现了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钠能与水反应,于是又补做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金属钠在水面四处游动,并逐渐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③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点燃
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由上述现象可知: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呈碱性的物质是     (选填“NaOH”或“Na2CO3”),其理由是   
结论:据上述现象,Na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
反思: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选填“能”、“不能”、“不一定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
生活处处有科学.
(1)在农业生产中,农技员对某块土地检测后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给出了施肥配方,根据配方配制的肥料中主要有K2SO4、KCl、NH4H2PO4、NH4NO3、KNO3等物质,这些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有    .这种肥料   (选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2)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用家畜粪便、秸秆等作原料生产沼气,用沼气做燃料与直接用秸秆作燃料相比,前者的优点是(只写一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