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 g共固体物质。计算 :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单选题- (共8题)
4.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 | 4g | 10g | 1g | 21g |
反应后质量 | 0g | 12g | 15g | 待测 |
A.反应中Y和Q的质量比为1:1 |
B.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
C.反应后生成15gZ |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
6.
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 C2H 8N 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2 |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 1:4:1 |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B.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 |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
8.
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3.填空题- (共3题)
10.
(2分)硬水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Ca(HCO3)2=CaCO3↓+CO2↑+H2O,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是 。区别硬水和软水时,可用来检验 。
11.
请从H、C、O、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能燃烧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
②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__________;
③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农作物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__;
④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⑤含有相同元素的两种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①能燃烧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
②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__________;
③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农作物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__;
④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⑤含有相同元素的两种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