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5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7

1.单选题(共11题)

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助燃B.氢气可燃C.氦气密度小D.木炭的稳定性
2.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雪糕上冒冷气B.灯泡发光C.花生霉变D.粉笔折断
3.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
A.碳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铁在装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中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4.
“题12图”是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有2种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B2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AC3+B2=A2+3C2+B2
5.
央视3·15晚会曝山东“地炼”调和有毒汽油谋暴利。这种调和汽油含有甲缩醛(中国政府明令禁止用于车用汽油),容易造成汽车漏油、“趴窝”,同时还会挥发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下列有关甲缩醛(C3H8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缩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B. 该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 甲缩醛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2
D. 甲缩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
广东肇庆警方于2015年11月20日查获一起非法买卖剧毒化学品氰化钾(KCN)案。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NH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一样,那么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7.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氧气的三态变化——氧分子的大小和间隔发生了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
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B
氧气和空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C
双氧水和蒸馏水
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一氧化碳和甲烷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AB.BC.CD.D
9.
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含有“铝”泡打粉制作又大又蓬松的包子
B.用硼砂保鲜猪肉
C.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D.提炼地沟油作为餐饮用油
10.
危险品库是存储和保管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资等危险品的场所。下列图标不属于危险品库房安全警示的是:(    )
A.B.C.D.
11.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B.PM2.5指数越高,空气质量就越好
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大量CO2排入大气
D.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2.填空题(共7题)

12.
荧光颜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荧光颜料的主要配料是酞酸二辛酯,其理化常数如右图。请回答:

(1)酞酸二辛酯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其各原子个数比为   
(2)酞酸二辛酯含有 种元素,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3)酞酸二辛酯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13.
“氧气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
应条件省略)。

(1)“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同学”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 (填字母)。A、Mg B、H2O C、He
(2)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 (填“相同”或“不相同”)。
14.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先加入絮凝剂  (物质的名称),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最后还通过加入 (化学式)进行杀菌。
(2)“2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自来水过滤器中的滤芯示意图。这种滤芯既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又可利用 的吸附作用除去异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自来水经过这种滤芯出来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5.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逐步提升,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走进超市,你会发现茶叶、膨化食品常采真空充气包装,充入气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
(3)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汽油之外,还有乙醇汽油,很多城市已推广使乙醇汽油,提倡使乙醇汽油目是
16.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是 ;(填名称)
(3)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是  ;(填化学式)
(4)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 、天然气;
(5)最清洁的燃料是    
17.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D为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题20图”。(“→”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D:    
(2)写出下列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写出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B的实验现象:   
18.
根据“题图1”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选填字母)。小明用上述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破裂了,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种)
(3)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通常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更换部分仪器,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b、用体积小的广口瓶   c、加热反应物
(4)实验室常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可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为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选用“题图2”装置     (填编号)。

3.实验题(共1题)

19.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验生活中可用于 (填写用途)。
(2)乙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 的结论。
(3)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说明 (分子性质)。
(4)丁实验: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