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密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5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7

1.流程题(共1题)

1.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生产高纯硅(Si)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提示:Si+3HCl加热SiHCl3+H2
回答下列问题:
(1)三氯甲烷(SiHCl3)是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在H2和SiHCl3反应的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2.计算题(共1题)

2.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
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 NH4Cl ,

他利用生成物中的NaHCO3溶解度较小,一经生成便会大量析出,能够很容易的分离出NaHCO3
化学小组同学模拟“侯氏制碱法”完成以下实验:10℃时,向92.6g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共3.4g,再通入一定量CO2至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的质量)。
(1) NH4Cl可作为氮肥使用,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14.4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3.单选题(共11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B.用石墨做电极
C.用稀盐酸除水垢D.用氦气充探空气球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榨取果汁C.火药爆炸D.液化空气
5.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B.氧离子C.氧元素D.氧分子
6.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7.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 N2 B. 2N C. 2N2 D. N2O4
8.
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3 B. 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C. 元素符号为Li D. 锂原子的质量为6.94 g
9.
下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A的化学符号为2CH2
B. 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 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 1个乙醇分子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10.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气中容易造成雾霾天气,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为了减少PM2.5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大污染企业的排放物治理
B.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C.研发新能源汽车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11.
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
12.
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B.吹走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温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13.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山洞发现烛火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

4.填空题(共9题)

14.
大气层中的臭氧(O3)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灼伤,下面这个漫画里讲述了大气层中臭氧形成的过程。

(1)从物质组成上给臭氧(O3)分类它属于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氧合物
 
(2)写出此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5.
某校同学参观首都博物馆,欣赏了很多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艺术作品。

(1)他们看到很多书法作品虽然历经千百年仍字迹清晰,这是因为墨汁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___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下同)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2)在青铜器表面有一些绿色的固体,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同学们推断,铜绿的形成与空气中的O2和___________有关。
A.N2 B.CO2 C.H2O D.稀有气体
16.
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吸附
(2)吸附池通常添加的吸附剂是______________。
(3)过滤池主要是要除去_____________杂质(填写字母序号)。
A可溶性的  B.难溶性的  C.有色有味的  D.沸点高的
17.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右图是电解水装置,收集到氢气的是试管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右图是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b处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18.
阳阳家有一个奶牛养殖场,一天奶牛得了急性肠炎,通过询问兽医他知道了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肠胃可以辅助治疗。阳阳家一共需要0.1%的高锰酸钾溶液2500g,他决定帮妈妈配制所需的高锰酸钾溶液。
(1)称量高锰酸钾固体:
①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调节游码时,必须用镊子夹持
C.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D.调平衡时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②从右图中选出游码的正确位置是________。

(2)溶解:为了加速溶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19.
以下是小文在家里找到的一些物品。

(1)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C(C6H8O6) B.柠檬酸(C6H8O7) C.碳酸氢钠(NaHCO3
(2)在一个试管中加入少许MnO2,再倒入彩漂剂,会产生大量气泡,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洁厕灵在使用时要避免和大理石地面接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0.
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①打开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入氧气,Ⅰ中白磷燃烧而Ⅱ中白磷仍无明显现象。
(1)实验②试管Ⅰ中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②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现象不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3)此实验过程中可证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1.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_____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氢气被称为理想的燃料是因为_____.
(3)为缓解化石燃料短缺的状况,人们开始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图所示新能源汽车配有可折叠帐篷,上面嵌入了很多光电板,展开后可将_____转变为电能,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
22.
实验小组同学用下面仪器完成如下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与C连接,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2)B与D相连,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镊子夹持一块儿紫色石蕊试纸(如图E),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其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