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53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8

1.计算题(共1题)

1.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中主要成分是K2CO3。请计算:
(1)K2CO3 中,钾、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K2CO3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3)多少克的K2CO3中含有39g 的钾元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共1题)

2.
为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下实验方案:
实验1:准确称取少量二氧化锰装入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实验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6ml10%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实验3:待“实验2”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6ml10%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4:把“实验3”中的二氧化锰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请回答:
(1)“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3”的实验目的是   
(3)小红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补充实验。请你把需要补充的实验的有关
内容填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

3.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点燃不纯的氢气而发生爆炸
C.干冰升华,产生白雾D.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酸雨
4.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CuCl2+2KOHCu(OH)2↓+2KCl
B. 2Al+3H2SO4Al2(SO4)3+3H2
C. Cu2(OH)2CO32CuO+CO2↑+H2O
D. Na2CO3+CO2+H2O2NaHCO3
5.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 Cu:金属铜   B. N2O5:五氧化二氮
C. CO3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 D. Na+:钠离子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氧属混合物
B.空气中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8.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
B.在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产品可用于发电
B.化石燃料、乙醇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D.面粉、煤粉遇明火只会燃烧,而不会爆炸
10.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中,不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CO2验满D.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11.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来区分氧化镁和氧化铜
B.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H2、O2
D.用蒸馏水来区别氧化钙与碳酸钙
12.
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说明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B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C
验证该气体是CH4
点燃从导管放出来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置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D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森数的澄清石灰水,震荡。
 
A.AB.BC.CD.D

4.选择题(共1题)

13.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q=12{#/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S4a4{#/mathml#} ={#blank#}1{#/blank#}.

5.填空题(共8题)

14.
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钙元素 ;(2)2个氯离子  
(3)2 个过氧化氢分子 ;(4)氧化铝
1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在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常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是   
(2)写出碳单质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 ,性质
16.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2)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 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 ,依据该现象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该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一些性质。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这一性质的实验现象是     
(4)一位同学用碳替代红磷来进行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17.
在A、B、C、D、E、M、N等物质中,通常情况下,A是具有还原性的单质,
B、C、M是无色气体,E是一切生命体内都含有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下的转化关系:①A+B→C②D→E+M③A+Fe2O3→N+M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M__________。
(2)写出①、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填写下列空格。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请回答: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正确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1)现用50mL 量筒量取46mL 氯化钠溶液,请你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所取氯化钠溶液的液面。
(2)在过滤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除铁架台(含铁圈)、烧杯、漏斗,还需要     
过滤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二低”中的其中“一低”是指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20.
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
(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 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形成的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aOH + H2S =" Na2S" + 2X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21.
下列装置可制取有关气体。

请回答:
(1)仪器a、b 的名称是: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用E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实验室也可以用A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试管口无需棉花),推测其反应物是
A.NaHCO3 固体    B.大理石与稀盐酸    C.木炭与氧气
(5)右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 的体积,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当把针筒里的活塞内推时,若看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