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射 |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6.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将50gA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 = C
D.要使C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A.t1℃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将50gA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 = C
D.要使C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7.
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B.水中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
C.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
D.向水中白磷表面通入氧气,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
9.
下列对图示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A.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 | B.用燃着的木条在a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 C.黄铜片在纯铜片上刻画时留下痕迹 | D.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炽热的铜网 |
B | 区分硝酸铵与氢氧化钠 |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 |
C | 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D | 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 |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2.填空题- (共3题)
11.
右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金属;D、E、F的溶液颜色各不相同;G是气体;H、I是黑色固体,且I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金属用A、B、C表示)。
(2)写出化学式:G 。
(3)写出化学方程式:
A与F反应 ,
I与H反应 。

(1)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金属用A、B、C表示)。
(2)写出化学式:G 。
(3)写出化学方程式:
A与F反应 ,
I与H反应 。
12.
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洗衣服时发现肥皂不易产生泡沫且易起浮渣,说明所用的水是 (选填“硬水”或“软水”)。

(2)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均能起到 的作用。
(3)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是以 的形式存在。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水的质量为 g。
(4)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
下图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40℃时向其中分别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

① 中的液体是饱和溶液(选填字母)。
②为了使A、B烧杯中没有溶解的固体恰好溶解,40℃时向A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B烧杯中的物质升温至50℃,此时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g,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或“<”)。
(1)洗衣服时发现肥皂不易产生泡沫且易起浮渣,说明所用的水是 (选填“硬水”或“软水”)。

(2)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均能起到 的作用。
(3)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是以 的形式存在。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水的质量为 g。
(4)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 | 21 | 32 | 46 | 64 | 86 | 110 | 138 |

① 中的液体是饱和溶液(选填字母)。
②为了使A、B烧杯中没有溶解的固体恰好溶解,40℃时向A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B烧杯中的物质升温至50℃,此时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g,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或“<”)。
13.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选填字母);若用装置G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通入(选填“a”或“b”),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固体,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要检验其受热分解的产物,可将少量干燥的碱式碳酸铜粉末放入装置 中(选填字母),并与装置G连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滴,证明有水生成;试管中固体变为黑色,证明有 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生成。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 (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选填字母);若用装置G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通入(选填“a”或“b”),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固体,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要检验其受热分解的产物,可将少量干燥的碱式碳酸铜粉末放入装置 中(选填字母),并与装置G连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滴,证明有水生成;试管中固体变为黑色,证明有 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生成。
3.实验题- (共1题)
14.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铁锈,装置如右图,酒精灯b的作用是 。

【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还原了铁锈。
【提出问题】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固体产物是铁吗?
【实验设计】上述反应进行完全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管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 ,则证明有铁生成。该小组同学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并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实验反思】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应作的一处修改是 。
【重新实验】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管中的固体,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证明有铁生成。
【拓展应用】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的实验,使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全部转变为铁(已知赤铁矿中的杂质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赤铁矿粉末的总质量70.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固体的总质量67.6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还原了铁锈。
【提出问题】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固体产物是铁吗?
【实验设计】上述反应进行完全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管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 ,则证明有铁生成。该小组同学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并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实验反思】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应作的一处修改是 。
【重新实验】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管中的固体,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证明有铁生成。
【拓展应用】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的实验,使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全部转变为铁(已知赤铁矿中的杂质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赤铁矿粉末的总质量70.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固体的总质量67.6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