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4.
现有X、铜、镉三种金属,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新物质析出,而X表面没有变化。则X、铜、镉的金属活性顺序为
A.X>铜>镉 | B.铜>镉>X |
C.镉>X>铜 | D.镉>铜>X |
6.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均由碳原子构成 |
B.净化水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
C.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较少 |
D.电解水时两极都有气泡产生,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 |
2.多选题- (共1题)
7.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3.填空题- (共7题)
9.
“漂白粉”用来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回答:
(1)次氯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回答:
(1)次氯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1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丝伸到硝酸银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丝伸到硝酸银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青少年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用的照明台灯。

①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性,铝箔等铝制品具有耐腐蚀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__性。
④长时间使用后铁螺丝钉生锈,这是铁与水和____________同时作用的结果。
⑤从右图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x=_________,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__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在该原子核外的三层电子中,__________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
(1)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青少年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用的照明台灯。

①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性,铝箔等铝制品具有耐腐蚀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__性。
④长时间使用后铁螺丝钉生锈,这是铁与水和____________同时作用的结果。
⑤从右图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x=_________,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__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在该原子核外的三层电子中,__________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
12.
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填空: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上图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物质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上图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物质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了研究学校旁边小河的水质,某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到河里取来一杯水,她先向水中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

(1)该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观察发现,烧杯里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改进后再实验,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你认为制得的这杯水是纯水吗?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

(1)该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观察发现,烧杯里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改进后再实验,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你认为制得的这杯水是纯水吗?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