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4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5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动物呼吸C.燃放烟花D.铜像生锈
2.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B.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C.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D.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铁:FeO
B. 氢氧化镁:Mg(OH)2
C. 氯化铵:NH3Cl
D. 碳酸:CO3
4.
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强效漂白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3 D. +4
5.
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污水经沉淀、过滤可除去色素、异味
B.用活性炭吸附可将硬水转变成软水
C.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泡沫
D.软水是纯净物
6.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溶质的溶解度无变化的是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烧水时,沸腾前有较多小气泡
C.加足量白糖,热糖水比凉糖水甜
D.食盐加入水中无明显变化,搅拌后完全溶解
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还是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后,甲、乙浓度相等
8.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立即禁止用煤作燃料D.天然气燃烧不产生温室气体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

2.多选题(共1题)

10.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是一种阳离子
D.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失去1个电子

3.填空题(共5题)

1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
(2)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3)标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12.
金属材料应用非常广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铝制品比铁制品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的表面能生成一层
(2)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3)在钢中融入一定量锰可得锰钢,常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锰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底部剩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要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下列试剂组合能实现的是  
A.锰和FeSO4溶液    B.锌、铁和稀盐酸
(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1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只溶解,不反应,且不含结晶水.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2)图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的含义是
14.
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都含有  元素;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2)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 不同进行分离,可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工业用磁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

(1)物质A为黑色固体,其化学式是    ;反应④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