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红色的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A和B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甲起的是 作用,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且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果乙物质含有两种元素,则可能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③常用于工业炼铁,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

(1)甲起的是 作用,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且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果乙物质含有两种元素,则可能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③常用于工业炼铁,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单选题- (共13题)
3.
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⑤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⑥ | B.①②④⑥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是5g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3 | 21 | 23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2 | 29 | 6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是5g
5.
用 “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7.
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是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肌肉酸痛感消失.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酸是由3种碳元素,6种氢元素,3种氧元素组成的
B. 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每个乳酸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12
D. 乳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A. 乳酸是由3种碳元素,6种氢元素,3种氧元素组成的
B. 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每个乳酸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12
D. 乳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9.
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 | B.丙>乙>甲 | C.甲>乙>丙 | D.丙>甲>乙 |
10.
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肥是有用的植物养分,流入河水中不会污染水 |
B.农药可杀灭病虫害,流入河水可起到灭菌的作用 |
C.为了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
D.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 |
11.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该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
C.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
D.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
12.
如图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反应后集气瓶炸裂,是由于铁丝燃烧放热 |
B.乙: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C.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 |
D.丁: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6题)
16.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三组同学分别将实验进行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最终天平不能平衡的是 (填序号).
(2)经过分析,在A组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
(3)大家一致认为C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什么? .且C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三组同学分别将实验进行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最终天平不能平衡的是 (填序号).
(2)经过分析,在A组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
(3)大家一致认为C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什么? .且C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近年来空气质量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其密切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
(2)盛放石灰水的瓶子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3)据报道,冬天北方大部分城市遭到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煤炭燃烧会产生一种能引起酸雨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而且如果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一种能够使人中毒的气体 .
(4)因此国际上现在正在推广使用一种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做燃料,它是一种最轻的气体,这种气是 .
(1)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
(2)盛放石灰水的瓶子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3)据报道,冬天北方大部分城市遭到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煤炭燃烧会产生一种能引起酸雨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而且如果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一种能够使人中毒的气体 .
(4)因此国际上现在正在推广使用一种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做燃料,它是一种最轻的气体,这种气是 .
19.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为了防止铁生锈,应隔绝水和 .
(3)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①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物质是CuSO4,ZnSO4和 (填化学式,下同).
②方法二所选用的物质是四种物质是Fe,Cu,Zn和 .
③请写出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物质 .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为了防止铁生锈,应隔绝水和 .
(3)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①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物质是CuSO4,ZnSO4和 (填化学式,下同).
②方法二所选用的物质是四种物质是Fe,Cu,Zn和 .
③请写出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物质 .
20.
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后,很多同学喜欢就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改进:

(1)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所示,: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填操作名称) ;请选出该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填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钢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一般采用 的方法.
(2)小明同学为进一步判断可燃烧物燃烧的条件,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对比试验:①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②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图乙的优点是 .

(1)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所示,: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填操作名称) ;请选出该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填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钢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一般采用 的方法.
(2)小明同学为进一步判断可燃烧物燃烧的条件,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对比试验:①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②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图乙的优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