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306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3

1.简答题(共1题)

1.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水中加入一 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
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
C.干冰升华
D.食物腐败
4.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5.
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6.
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7.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比较金属活动性C.验证燃烧需O2D.验证反应放热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生活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雨水是纯净物
D.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9.
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4.选择题(共1题)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短短40年间,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美国的扶植

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

④实行民主化改革

5.填空题(共4题)

11.
某化学反应的微粒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②生成物中有  种氧化物.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2.
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 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②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___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3.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①2个氢原子  ;②两个亚铁离子    
③标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④n个氧气分子   
14.
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b是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   

6.实验题(共1题)

15.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想用的元素符号:

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3)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与讨论】
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填字母).(注: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但不能与CO反应,CO2的密度约为1.5g/l,CO的密度约为4.25g/l)

【实验求证】
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  ,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 ,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