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89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8

1.计算题(共1题)

1.
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及盐酸的挥发忽略不计).试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综合题(共1题)

2.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车上的钢丝篓属于_____材料,防止钢丝篓生锈常用方法_____。
(2)2018年12月26日和谐号列车首次在滨海港站停靠,滨海人第一次在家门口乘上高铁。高铁列车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利用了该材料的特点有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大②易导热③易导电④耐腐蚀
(3)生活中常见的“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图1为暖贴的部分标签。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水蒸气和_____与暖贴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使用后,发现暖贴内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4)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并不唯一。下列方法可用作探究Zn、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有_____(填字母)
A.取大小形状相同的Zn、Fe、Cu三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观察现象
B.取两根铁丝分别伸入 ZnSO4、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C.取Fe、Cu两种金属分别放入Zn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5)炼铁过程的探究。在化学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图2装置制得铁:
①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
②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
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
4.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B.CH4OC.CH4D.C2H4O
5.
下列物质中,其化学式与所属的物质类别对应都正确的是(  )
A.水银、Ag、单质B.甲烷、CH4、化合物
C.冰水、H2O、混合物D.碳酸、H2CO3、氧化物
6.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C.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向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8.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与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黑色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足量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蓝色溶液会变成浅绿色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紫色会变成蓝色
9.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铜网
B
CO2
CO
点燃混合气体
C
CO
CO2
通过灼热氧化铜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0.
家庭里常用铁锅做饭是因为铁主要具有良好的(  )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抗腐蚀性
11.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黄铜比纯铜硬度大
B.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
C.右边烧杯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12.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D.将硬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1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10g甲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1:4
B.t2℃时甲与乙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可能不等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物质所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大小甲>乙>丙
14.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煽风点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D.釜底抽薪﹣﹣隔绝可燃物
15.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东台”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爱护校园花草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禁止秸秆燃烧D.工厂废水达标后排放
16.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4.填空题(共2题)

17.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现有a。石墨;b.金刚石;c.可燃冰:d.干冰;e.硝酸钾;f.硝酸铵:g.武德合金;h.钛合金八种物质,请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字母填空: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②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
③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④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的是_____;
⑤可用作保险丝的是_____;
⑥可作“摇摇冰”,溶于水温度明显下降的是_____。
1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
②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作用。
③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
④冬天取暖的暖气片用的是铝片,其耐腐蚀性强,原因是_____。
⑤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请解释此现象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9.
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甲同学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装置是_____。他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装置B中a仪器底部需要液封的原因是_____。
(4)乙同学选择B装置,用碳化钙固体和水反应制乙炔气体,此反应很剧烈需控制滴加水的速率。你认为此装置需要改进的是_____。
(5)丙同学选择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