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89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计算题(共2题)

1.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量的钙,才能避免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B.贫血症C.甲状腺肿大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3)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mg;
2.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 g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
(1)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用化学式表示)
(2)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2.推断题(共1题)

3.
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 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H、Y的化学式: H________;   Y_________。
(2)写出A+B→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3.流程题(共1题)

4.
小红以家里的黄铜(铜锌合金)为材料自制胆矾(硫酸铜晶体),制备流程如下:

(1)操作①得到的固体B还需要洗涤,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溶液A的溶质有______。灼烧固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黑色固体C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制备流程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进行该操作时会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5)两种方法比较,方法Ⅱ更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理由是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已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H2O、CO2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II: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III:固体为NaOH IV: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______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_______
猜想Ⅰ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
_______
证明有Na2CO3存在
③ 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
_______
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_______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

5.单选题(共11题)

6.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侯氏制碱B.蚕丝纺织
C.火药应用D.粮食酿酒
7.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8.
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MnO2是氧化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2个铝离子:2Al3+B.氧分子:O
C.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10.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11.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D.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12.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aNO3
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u
Fe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B.BC.CD.D
13.
如图文化衫:你的“魅力”偷走我的“心”。该反应能发生是由于镁单质
A.金属光泽美丽B.导电性优良
C.金属活动性强D.延展性好
1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10℃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相同
C.20℃时,把30g甲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将2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30℃,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
15.
不需要补充其他仪器,就能改正如图实验中错误操作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B.稀释浓硫酸
C.移走蒸发皿D.过滤
16.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B.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 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 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6.填空题(共4题)

17.
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氢离子___________ (2)n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_ (3)磷元素___________
(4)二氧化氮________  (5)2Fe2+___________________ (6)NaBr___________
18.
如图1为溴原子(Br)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A、B、C、D、E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第三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______(注意:不能填代数式);图2中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2)D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3)图2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_(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的粒子.
19.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0.
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1)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_____(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____(填数字序号)。① 人走灯灭 ② 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 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2)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1.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经过______、过滤、洗涤、_______等操作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采用这种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