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87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4

1.综合题(共2题)

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并回答问题:
①水银    ②生石灰 ③氢气 ④二氧化硫 ⑤碳酸钙
(1)能够形成酸雨的是_____
(2)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3)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
(4)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
(5)溶于水放热的是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
某一周期元素的结构示意图等信息的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它的元素名称是_____。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电子数依次_____。

2.流程题(共2题)

3.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5)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4.
新疆地区幅员辽阔,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3.计算题(共2题)

5.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含水)制取氧气,他们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0.5g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1.3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
6.
食醋时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计算

(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3)120g乙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7.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8
D.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8.
由“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一个时空的跨越,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中国发明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
9.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D.④中数字“5”表示是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10.
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11.
近年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速。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B.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除去氧气的水不再含氧元素
12.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中,收集NO气体时应选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13.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14.
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  )
A.CO2、O2、N2B.HCl、CO2、N2C.CH4、CO2、SO2D.SO2、NO2、CO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金刚石、石墨是碳单质,而C60是化合物
D.大量使用天然气做燃料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16.
(题文)下列验证CO2气体性质的实验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B.C.D.
17.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18.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5.填空题(共1题)

20.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数目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2)参加反应的A2和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1.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2)实验二: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_____容器内进行.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_____.
22.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升科学素养。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制取气体:
气体
反应物
实验装置
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
O2
_____

_____
CO2
石灰石、稀盐酸
_____
_____
 
(3)探究碳单质的还原性
①将图中的Ⅰ、Ⅲ装置连接,在Ⅰ装置的A中加入碳粉和氧化铜粉末并加热,证明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可在Ⅰ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若上述反应中既有CO2又有CO生成,要证明有CO2生成并收集CO,B、F中都加入澄清石灰水,E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目的除去CO2),证明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F的作用是_____,若G用于收集CO,应对G装置进行的调整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流程题:(2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