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E是常温下的无色气体,D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X为蓝色溶液,反应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反应,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②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D与X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F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②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D与X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F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选用98%的浓硫酸、黄铜样品进行下列实验和计算。
实验Ⅰ:配制150g9.8%的稀硫酸。
(1)计算:需要浓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约8.2mL;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量取浓硫酸和水:量取液体时要准确量取。如果量取98%的浓硫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9.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稀释
(4)装瓶贴标签:请填写下面的标签。_________

实验Ⅱ: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黄铜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Ⅰ:配制150g9.8%的稀硫酸。
(1)计算:需要浓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约8.2mL;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量取浓硫酸和水:量取液体时要准确量取。如果量取98%的浓硫酸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9.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稀释
(4)装瓶贴标签:请填写下面的标签。_________

实验Ⅱ: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黄铜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单选题- (共13题)
8.
2017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超市馒头这样出炉: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已知甜蜜素的化学式为C6H12NNaO3S,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该化合物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 每个甜蜜素分子是由24个原子构成的
D. 甜蜜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该化合物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 每个甜蜜素分子是由24个原子构成的
D. 甜蜜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9.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
D.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常用于厨房中洗去油污 |
10.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A | 安全常识 | B | 鉴别物质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纯铜和黄铜——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食盐水和蒸馏水——取样,蒸发 | ||
C | 物质提纯 | D | 日常生活经验 |
N2中混有O2——通过加热的铜网 NaCl中混有少量KNO3——降温结晶 | 使篝火燃烧更旺——将柴禾架空 自行车链条防锈——刷防锈漆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取少量蔗糖放在燃烧匙中灼烧,生成黑色物质 |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
C.加热铜绿,绿色固体会变成红色固体,试管壁上出现小水珠 |
D.向水中加入面粉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
1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B.t2 ℃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 |
C.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
D.c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②用10mL量筒量取8.8mL水;③用普通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5.5;④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②用10mL量筒量取8.8mL水;③用普通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5.5;④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5.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 |
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
C.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
D.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应就地焚烧 |
4.多选题- (共2题)
17.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B.电解水 |
C.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加水 | D.用两份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5.填空题- (共1题)
18.
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检验硬水、软水常用____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人体必须摄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元素。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当空气中的煤气遇到明火就可能会发生爆炸,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用______________。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检验硬水、软水常用_______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人体必须摄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元素。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当空气中的煤气遇到明火就可能会发生爆炸,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用______________。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6.实验题- (共1题)
19.
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上述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则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____________、干燥等操作。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图F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常用于灭火。

(1)写出上述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则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____________、干燥等操作。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图F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常用于灭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