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下表列出了人体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氧元素的质子数为是__________,Ca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Mg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
H | Na | Cl | O | K | Ca | Mg |
![]() | ![]() | ![]() | ![]() | ![]() | ![]() | ![]() |
氧元素的质子数为是__________,Ca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Mg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室验室开放日,小明、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同学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_____;②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3)小华想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_____;
……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_____;②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_____ | _____ |
(3)小华想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_____;
……
3.单选题- (共11题)
5.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 2H:2个氢元素
B. 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A. 2H:2个氢元素
B. 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6.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中,收集NO气体时应选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 B.向上排空气法 | C.向下排空气法 |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
7.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的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
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C.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 |
D.红磷燃烧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20 mL处 | B.15 mL处 | C.10 mL处 | D.5 mL处 |
9.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时,溶液变红色 H2CO3═H2O+CO2↑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时,溶液变浑浊 CaCO3
CaO+CO2↑
C.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CO2CaCO3+2HCl═CaCl2+H2CO3
D.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2CO+O2
2CO2
A.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时,溶液变红色 H2CO3═H2O+CO2↑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时,溶液变浑浊 CaCO3

C.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CO2CaCO3+2HCl═CaCl2+H2CO3
D.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2CO+O2

10.
2016 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C.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
D.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能减少PM2.5污染的一项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 B.露天焚烧垃圾 | C.排放汽车尾气 | D.用煤作燃料 |
12.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 B.氮气、空气、氧气 |
C.空气、氧气、氮气 | D.氮气、氧气、空气 |
13.
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
B.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O2时,气体从B端通入 |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
D.若用排水法往装置内收集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8题)
15.
某同学用下列两个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

(1)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
16.
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氧化亚铁__________,
(2)2个氧原子__________,
(3)5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
(4)钠离子__________,
(5)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6)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__________.
(1)氧化亚铁__________,
(2)2个氧原子__________,
(3)5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
(4)钠离子__________,
(5)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6)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__________.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
18.
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H2O:前面的“2”____________.
(2)2S:____________;
(3)Ba2+:_______________;
(4)SO32-:_______________.
(5)H2:____________.
(1)2H2O:前面的“2”____________.
(2)2S:____________;
(3)Ba2+:_______________;
(4)SO32-:_______________.
(5)H2:____________.
19.
下列生活或生产中的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成分
(1)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___________
(2)空气可以支持燃烧___________
(3)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浑浊___________
(4)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___________.
(1)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___________
(2)空气可以支持燃烧___________
(3)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浑浊___________
(4)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___________.
20.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
(2)可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氮肥的是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
(2)可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氮肥的是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21.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气体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气体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2.
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很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3.
小丽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并与同学交流.

(1)写出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1)写出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4.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1)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 解释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 b热水中白磷、试管中红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1)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