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制F气体,F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A的化学式可能是 (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为式 。
(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制F气体,F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A的化学式可能是 (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为式 。
(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2.综合题- (共1题)
2.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操作II的名称是
②X的化学式为 (写一种)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m1,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m2,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m3,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用m1、m2、m3表示)
②请你再设计一种测定生成气体质量的方法,并注明需要测定哪些数据?
(拓展提高)有人提出还有第三种方案:可用AgNO3溶液作为试剂,通过称量沉淀质量来确定氯化钠的质量?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1)(方案1)
请问:①操作II的名称是
②X的化学式为 (写一种)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m1,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m2,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m3,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用m1、m2、m3表示)
②请你再设计一种测定生成气体质量的方法,并注明需要测定哪些数据?
(拓展提高)有人提出还有第三种方案:可用AgNO3溶液作为试剂,通过称量沉淀质量来确定氯化钠的质量?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
3.单选题- (共7题)
4.
豆腐是正宗的中国国粹。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D. 属于化合物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D. 属于化合物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3SO2②Mg2+③CO2④
SO4⑤O2﹣⑥H2O2.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①3SO2②Mg2+③CO2④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6.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铜粉用量过少,实验结果会偏小 |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4/5 |
8.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 B.物质鉴别 |
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 人体缺钙元素——甲状腺肿大 | 食盐与蔗糖——品尝味道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加水溶解 |
C.化学与生产 | D.“一定”与“不一定” |
硫酸铵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 CO用于冶炼金属——CO有可燃性 | 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9.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试剂1 | 鉴别试剂2 |
A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氯化钡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B |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熟石灰 | 水 |
C | 氯化铵和氯化钾 | 硝酸银溶液 | 熟石灰 |
D |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 燃着的木条 | 澄清石灰水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1题)
10.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海水晒盐 | B.燃放鞭炮 | C.露天焚烧垃圾 | D.工厂排放烟尘 |
5.填空题- (共4题)
11.
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 )

①甲的化学式为NH3 ②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③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④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①甲的化学式为NH3 ②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③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④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A.①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12.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4)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4)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1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1)若广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广口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资料)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CO2,变浑浊的石灰水又会逐渐变澄清。若广口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打开K1和K2,从K1处通入CO2。欲证明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若广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广口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资料)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CO2,变浑浊的石灰水又会逐渐变澄清。若广口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打开K1和K2,从K1处通入CO2。欲证明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4.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__________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
pH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__________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
pH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