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等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8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3

1.单选题(共5题)

1.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B.酒精燃烧   C.冰雪融化 D铁丝弯曲
2.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3.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元素符号是Ga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4.
2015年3月底,上海、安徽等地出现H7N9新型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其治疗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C. 莽草酸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中大多数为纯净物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填空题(共2题)

6.
我市口子煤矿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74.2%
CH4
5%~15%
CO
12.5%~74.2%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1)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 (选填(“前” 或“后”)放置,实验结束时应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验编号药品




大理石
mg,块状
mg,块状
mg,粉末状
mg,粉末状
盐酸(过量)
wg,稀盐酸
wg,浓盐酸
wg,稀盐酸
wg,浓盐酸
Ⅰ.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乙与  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Ⅲ.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    
(3)Ⅰ.研究发现酸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浓盐酸有挥发性。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反应装置中剩余物质的质量更小
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Ⅱ.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的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原料
发生装置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氧化碳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A
 
制取氧气
粉末状二氧化锰
3%的过氧化氢溶液
C
 
 

3.实验题(共2题)

8.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
(3)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 CaCl2+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9.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一下有关问题:

(1)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 一段时间,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 一段时间,再加热,其原因是  
(4)实验中图B 处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