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巴县赤南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8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计算题(共1题)

1.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混合27.6g氯酸钾和2.0g二氧化锰,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停止反应,测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0%。请计算:
(1)剩余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
(2)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_。
(3)未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B.用氢气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铜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D.工业煅烧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3.
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Q
W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7
2
21
待测
 
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7:2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W可能是催化剂
C.X、Y两种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一定与Q相同D.Q物质一定不是单质
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液态空气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H2O2和H2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化学反应中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7.
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B.氮元素C.铝元素D.钠元素
9.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ZnC.N2D.Fe3O4
10.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1.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
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2.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
13.
某地区酸雨频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矿物燃料燃烧产生CO2过多B.汽车流量过多,产生大量CO气体
C.燃料煤质量差,产生SO2量大D.市建规模大,排放粉尘剧增
14.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15.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CO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
D.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1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CO2
B.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检验O2是否收集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7.
下例说法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肥皂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煤气中毒引起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吸氧得到缓解
C.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D.长期饮用纯水有益身体健康
18.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9.
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固体的微粒不运动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是化石能源
D.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可增加水中养分
20.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3.填空题(共8题)

21.
乳酸亚铁片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如图为乳酸亚铁片说明书上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得数保留到0.1%);
(2)乳酸亚铁中的“铁”指的是________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氧化物
(3)注意事项中“服时忌茶,以免被鞣酸沉淀”是说茶中的鞣酸能使铁元素形成沉淀,而不易被人体吸收。此过程发生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4)某人每天分两次服药,一次最多可服用_________片。
22.
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_____元素(填名称),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一氧化碳是由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23.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______.
2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镁__________;  (2)  2个氮气分子_______; (3)  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4) 甲烷_______;    (5)  +6价的硫元素_________;
25.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5)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10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拓展应用]
(6)有同学们提出:若反应前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m克,反应后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擦干锥形瓶外壁的水后,再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_________m克(填“大于”、“等于”、“ 小于”),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进(选“b”或“c”);若用装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_进(选“b”或“c”).
(5)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6)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27.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下图是简易电解水的装置:

(1)在图的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______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是_____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的是(_____)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不用含磷洗衣粉;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④将海水淡化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