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8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5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2ClO2↑+ 2CO2↑ + K2C2O4+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2.简答题(共2题)

2.

(1)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反应。
(2)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有____色的沉淀生成。
(5)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③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下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的,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作用为生成一氧化碳 。
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设计高炉的高度可达70米,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8题)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蒸馏水B.生铁、稀盐酸C.二氧化碳、空气D.氢气、大理石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6.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7.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B.AlCl3——氯化铝
C.Ca2——钙离子D.2H2O——2个水分子
8.
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B.碳酸钠C.金刚石D.铜
9.
有关尿素(结构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B.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00%
C.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
D.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10.
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24克镁中含有原子个数约为
A.6.02×1024B.6.02×1023C.2×6.02×1023D.2×6.02×1024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石墨黑色质软,用于生产铅笔芯B.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D.二氧化碳密度大,用作制冷剂
12.
艾华同学在做“二氧化碳熄灭烛火”实验时,他倾倒二氧化碳后上面的烛火先熄灭了(见如图).于是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不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B.此实验仅能说明CO2不燃烧、不助燃
C.此实验说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小
D.此实验仍能说明CO2不燃烧、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13.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氦气可用于填充安全气球
B.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C.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14.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酒精B.面粉C.蔗糖D.食醋
15.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6.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健康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D.缺锌会引起发育不良、智力低下
17.
“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18.
苏州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但长期以来,苏州河流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政府将全面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力争在5年时间内完成对城乡共377条黑臭河道的整治工作,基本消除城乡河道黑臭情况。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污染治理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严禁将生活垃圾随意排放入河道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C.坚决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D.着重河道的清淤工程
1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2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未说明药品用量,液体一般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食盐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至0.5g处
C.为了避免酒精洒出,酒精灯内的酒精越少越好
D.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1.
下列是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C.玻璃导管口沾水后旋进乳胶管D.玻璃导管口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4.填空题(共4题)

22.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或动手,会启迪你的智慧。以下几个实验是老师,或是你亲自做过的,请你按要求填写合理解释或现象。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________(填“a方向”、“b方向”或“O”),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m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_______m2。(用“>”、“<”、“=”填写)小西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经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少量氢气,你触摸试管底部,感觉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剩余锌粒呈________颜色。
23.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分别选用“>”、“<”、“=”填写空白。
(1) 空气中元素含量:氧________氮;
(2) 核外电子数:钠离子________钠原子;
(3) 含碳量:甲醛 (CH2O)________葡萄糖(C6H12O6);
(4) 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锌片________铁片
(5) 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________原铜丝的质量;
(6) 硬铝,其硬度__________铝的硬度。
24.
碳酸锂,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2CO3,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密度2.11g/cm3。熔点723℃(1.013*10^5Pa)。溶于稀酸。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较热水下大。不溶于醇及丙酮。可用于制陶瓷、药物、催化剂等。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原料,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广泛使用碳酸锂。阅读上面材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碳酸锂中锂元素化合价________;
(2)人体服用碳酸锂,会与胃内盐酸反应(类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
(4)政府在城市广泛推广使用电动车,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减少燃油车尾气排放    B.可减轻我国对外石油依赖
C. 新能源车晚上充电,可极大减少电能的损耗
25.
现有:石墨、干冰、氢气、水、硝酸铵、氢氧化钠六种物质,请选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 可用作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
(2)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
(4) 自然界中硬度最软的是:__________
(5) 以上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且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6.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下面是实验室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有关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水法收集气体一般比排空法收集气体纯净。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其中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另外一瓶用排空法收集,分别倒入足量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可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也生成二氧化碳,药品价格便宜,实验室不用此方法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