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Al、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E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来净化水;F为紫红色固体,G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写出C合金的一种名称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写出C合金的一种名称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有许多性质等内容需要探究。
(1)下表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否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的信息。
①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已知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
②虽然铁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在右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 并持续观察20天。

【解释与结论】
①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_______。
④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填编号)。
⑤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⑥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⑦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1)下表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否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的信息。
①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已知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质 | 钠与冷水 | 镁与冷水 | 镁与水蒸汽 | 铁与冷水 | 铁与水蒸气 |
能否发生反应 | 剧烈反应 | 缓慢反应 | ____________ | 不反应 | 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
②虽然铁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在右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 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①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_______。
④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填编号)。
⑤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⑥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⑦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
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11.
下列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B |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FeSO4 | 加入足量铜粉 |
C | 区分NH4NO3与NaOH |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洗涤剂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2题)
16.
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根据下图所示的辉铜矿及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有铜元素或含有硫元素的产品,此推测依据的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不变。
辉铜矿Cu2S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_(填“1”或“2”)。
②水在自然界中蒸发,可以净化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4)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下图所示的辉铜矿及主要成分,推测以辉铜矿为原料,可制得含有铜元素或含有硫元素的产品,此推测依据的是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_(填“1”或“2”)。
②水在自然界中蒸发,可以净化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4)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
(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生产甲醇(CH3OH)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生产甲醇(CH3OH)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8.
完成下列基础的学生实验。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只是要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实验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只是要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实验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