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8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5

1.单选题(共11题)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取白糖D.汽油用于衣物除油
2.
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
C.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在一起,点燃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3.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4.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H2O,消耗的O2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5.
下列关于“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然矿物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C.相同条件下氢气是最轻的气体D.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6.
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的运动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    
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锌B.氯化镁C.氯化铁D.硫酸铝
8.
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稀程度也不变
D.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是个定值
9.
在探究生铁的组成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少量生铁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残渣剩余,你认为该残渣的主要成份可能是
A.碳粉B.氯化铁C.锌粉D.氯化亚铁
10.
已知下列各组物质均为白色固体,其中不能用水区分的是
A.硫酸铜、氯化钠B.碳酸钙、生石灰
C.氢氧化钠、硝酸铵D.氯化钠、硫酸钾
11.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填空题(共5题)

12.
(1)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因生成铜绿[Cu2(OH)2CO3]而变绿,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成三种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铜绿分解产物的是_________。 
A.CuO B.H2O C.P2O5 D.CO2 
(2)铜绿的形成是铜与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铜制用品最容易变成绿色的是________.
A.铜电线 B.铜水管    C.铜纽扣
13.
用化学符号及数字填写下列用语
两个钡离子_______ 3个氨分子________ 铁锈的主要成分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和次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14.
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将所得液体分成两份,取一份加入木炭粉震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个变化的实质上分析,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
15.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t3℃时,将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4)将t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16.
在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含有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
(2)若滤液呈现的是蓝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固体是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