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8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

1.计算题(共2题)

1.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1)“萘胺”(C10H9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萘胺”(C10H9N)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3)14.3g“萘胺”(C10H9N)中含有________g氮元素。
2.
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其它成份忽略不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水垢中CaCO3的含量,取10g水垢样品,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
(2)该水垢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推断题(共1题)

3.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4.
下图所示: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5.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汁B.风油精挥发C.纸张燃烧D.雪糕融化
6.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7.
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一种金属
B.“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
C.“干水”是纯净物
D.可以使用“干水”诱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8.
下列各组物质中,①是单质,②是混合物的是 (   )
A.①空气,②氮气B.①水银,②新鲜洁净的空气
C.①氧气,②硫粉D.①冰,②粗盐
9.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HB.N2C.H2OD.Cu
10.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11.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2.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B.CO2C.COD.NO2
13.
下列方法能区分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的是(   )
A.闻气味B.观察颜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检验它们燃烧后的产物
14.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Z﹥X﹥YB.Y﹥X﹥ZC.X﹥Y﹥ZD.X﹥Z﹥Y
15.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氯化钠C.汽油D.大理石
16.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B.蒸馏—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C.提倡绿色出行—减少PM2.5排放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17.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滴加液体药品
B.倾倒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气密性
18.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20毫升B.小于20毫升C.等于 20毫升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0毫升

5.选择题(共1题)

19.小麦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  )

6.填空题(共5题)

20.
用化学符号表示:
(1)镁离子______
(2)两个氮原子______
(3)两个氧分子_____
(4)硫酸根离子_____
(5)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
(6)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______
(7)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21.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填空:

①表示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 
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________;
③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
④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__;
⑤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
22.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1)温泉中含有的钙、镁、钠、硫等矿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及美容的作用,这里的“钙、镁、钠、硫”指的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黏合剂和防火材料,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氮气常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3.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
(1)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
    
A.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①关于A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②B图试管1中的气体为_________;C图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壁变得又白又硬,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火力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来使用
B.将校园里的垃圾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
24.
现有集气瓶、坩埚钳、烧杯、胶头滴管四种仪器,请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
溶解较多量固体时需用__________。
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___________;
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5.
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某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A--F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如果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c或d)。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