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7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1

1.流程题(共1题)

1.
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1)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生产中所用NaCl溶液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除去粗盐水中泥沙,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
(3)完善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NaClO3 +3_______
(4)已知NaClO3+KCl=NaCl+KClO3,Ⅱ中析出晶体后的滤液是KClO3的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F、G都是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常压下,G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以上时,它的密度变化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和4℃之间却表现为“热缩冷胀”。“”表示一种物质在一种条件下能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B、C、D、E、F、G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3)请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E与F反应只生成G,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反应过程中各阶段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

3.科普阅读题(共1题)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龙门、宋野等,原文有删改)
咸鸭蛋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品,咸鸭蛋黄还是制作粽子、点心等食品的材料。咸鸭蛋中富含锌、钙,对儿童身体及骨骼的生长有帮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贫血。
资料1:腌制原理
咸鸭蛋在腌制过程中,食盐通过蛋壳及蛋壳膜不断向蛋内渗透,虽然没有改变蛋白质及脂肪的成分,但却改变了蛋白中蛋白质的特性及蛋黄中脂质含量。
资料2:腌制过程
腌制鸭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鲜蛋→检验(照蛋)→洗蛋→晾干→放入食盐水溶液中装罐→腌制。一般腌制30天,就能得到味美的咸鸭蛋。资料显示,将晾干后的鲜鸭蛋放入1%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盐酸溶液发生反应,蛋壳表面的毛孔增大。放入饱和的食盐水中,溶液更易通过蛋膜进入蛋清,只需7天左右就可腌制出合格的咸蛋(蛋内的食盐含量及蛋黄内的油脂含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口感很好。
资料3:影响咸鸭蛋品质的因素
咸鸭蛋的蛋黄指数是鸭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蛋黄指数越高,品质越好。不同腌制条件对蛋黄指数的影响如下所示。

资料4:咸鸭蛋的食用
咸鸭蛋与鲜蛋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但咸鸭蛋中钠、钙、铁、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比鲜鸭蛋高。特别是含钠量高,折算成含盐量,每只咸蛋含盐在6g以上。长期高盐摄取是造成高血压、胃粘膜受损等疾病的原因。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鲜鸭蛋及咸鸭蛋中均含锌、钙,“锌”“钙”指的是________(填“分子”、“原子”
或“元素”)。
(2)请写出蛋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影响咸鸭蛋品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当腌制温度为25℃、腌制时间为30天时,用盐量为_____g/(100g),咸鸭蛋品质最高。
(5)请写出一条食用咸鸭蛋的建议_____________。

4.简答题(共1题)

4.
某同学利用以下用品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实验1】向图1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半瓶蒸馏水,旋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原因是_______。
【实验2】在图2点滴板①②两个孔内各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再向①孔中滴加5滴实验1塑料瓶中的液体,向②孔中滴加5滴蒸馏水,观察到①孔中紫色石蕊变红,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孔中滴加等量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

5.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
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铜片长
8cm,宽1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7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充满纯净的O2
铜片均无明显变化
2
充满纯净的CO2
3
充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4
加入蒸馏水5mL(液面未浸没铜片),再充满O2
5
加入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5 mL,再充满CO2
6
充入10mL O2,再充入10mLCO2
7
加入蒸馏水5ml,再依次充入10mL CO2和10mL O2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解释与结论】
(1)实验3中,要使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原因是_______。
(2)实验5的目的是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请写出一种防止铜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
(5)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由此,你认为上述实验中只需进行实验(填实验编号),就可探究出铜生锈条件,理由是_______。
(6)与以上进行的实验对比,你认为铜片在通常状况的空气中,生锈非常缓慢的原因
可能是_______。

6.单选题(共12题)

6.
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7.
下列符号中,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N2B.2N2C.2ND.2N3-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9.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达尔文
C.拉瓦锡D.牛顿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二氧化碳作光合作用原料
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D.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C
检验H2中混有的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A.AB.BC.CD.D
12.
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方程式为2H2O===H2↑+O2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2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木条复燃
D.1、2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1
13.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4.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到20℃时,溶液仍饱和
C.20℃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20℃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
15.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16.
下列灭火措施中,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烧灭
B.电器着火--用水烧灭
C.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检验气密性

7.填空题(共10题)

18.
明德馆。进入明德馆,桌上的纸墨笔砚映入眼帘。
(1)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
A.粉碎原料B.加碱反应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
(2)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____。
19.
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用作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工业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

(1)4Na +O2====2Na2O(反应条件略去),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产生氧气(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 Na2CO3+O2,理论上156g过氧化钠可制得氧气质量为____g。
20.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但是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
(3)某有机物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21.
无土栽培大讲堂。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
(1)营养液是无土栽培作物所需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和水分主要来源,营养液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图为仙客来(又名萝卜海棠)的营养液配方,其中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氮元素的物质是_______,计算100L该营养液能提供的氮元素质量约为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
百草堂。进入百草堂,眼前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草药。其中之一是清热解毒的良药金银花。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是绿原酸,其化学式为C16H18O9
(1)绿原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
(2)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其计算式为____。
23.
请从A或B两组趣味实验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向一盛有少量干冰的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热水,立即产生浓厚的白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
(2)另取一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玻璃容器,向其中加入少量干冰,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最终杯中液面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碗中液面。
 
24.
水寨。走出明德馆,立刻看到“水雾缭绕,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云端”的水寨。 “水寨云雾”是利用专用造雾机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到造雾专用喷头喷出成雾。
(1)水变成水雾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质种类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D.分子质量
(2)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过滤水中的杂质。
25.
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吃春饼是立春时中国民间饮食风俗之一。制作春饼的主要原料有面粉、食盐、鸡蛋、水、植物油、蔬菜等。
(1)上述原料加水后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
(2)下列量杯中,最适于量取400mL水的是_____(填字母)。
26.
医学中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来供给电解质和维持体液的张力。现配制10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氯化钠质量: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_______、_______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量取 _______mL水(ρ≈1 g/cm3)。
(3)溶解时用到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瓶、贴标签:在下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
27.
能源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目前人们正在积极开发和利用许多新能源,请例举一种_____。

8.实验题(共2题)

28.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步骤I.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II. 将盛有足量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向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
步骤III. 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1) 步骤Ⅲ中,关闭K1、 K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对比步骤II和III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2,观察到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2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E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0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