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欲测定实验室一瓶久置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取117.0g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硝酸银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所得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保留0.01g)。
(2)求待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所得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保留0.01g)。
(2)求待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简易灭火器。

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同学们欲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有Na2SO4和Na2CO3
猜想2:只有___________。
猜想3:可能有Na2SO4和H2SO4。
猜想4:可能有Na2SO4、Na2CO3和H2SO4。
【讨论与交流】甲同学认为猜想4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乙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乙同学认为猜想2正确。乙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验证猜想3,可选用碳酸钠溶液做试剂。若猜想3是正确的,判断的依据为______。
(3)若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有Na2SO4和Na2CO3
猜想2:只有___________。
猜想3:可能有Na2SO4和H2SO4。
猜想4:可能有Na2SO4、Na2CO3和H2SO4。
【讨论与交流】甲同学认为猜想4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乙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乙同学认为猜想2正确。乙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验证猜想3,可选用碳酸钠溶液做试剂。若猜想3是正确的,判断的依据为______。
(3)若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3.单选题- (共19题)
4.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
B.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 |
C.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 |
7.
酒精(C2H5OH)是一种清洁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B.酒精的摩尔质量为46g |
C.一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D.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
10.
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均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 |
B.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酸遇指示剂变色 |
C.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12.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①既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又能说明中和反应导致温度计示数变小
②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能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④既能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①既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又能说明中和反应导致温度计示数变小
②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能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④既能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A.① | B.② | C.①② | D.③④ |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
B.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 |
C.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片 |
14.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渣中只含有Ag | B.滤渣中可能有Ag、Cu、Fe |
C.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Cu(NO3)2 | D.滤液中只含有Fe(NO3)2、Zn(NO3)2 |
17.
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止酸剂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HCl→AlCl+3H2O |
B.除去CO中混有的CO2,通过灼热CuO:CO+CuO![]() |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
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
4.填空题- (共3题)
22.
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它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①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现有常见的几种物质:如H2SO4、P2O5、NaOH、K2CO3、O3,其中属于酸的是 ____,属于盐的是____,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且会变质的烧碱是______。
③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④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_________ (填“化合”或“游离”)态。
①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现有常见的几种物质:如H2SO4、P2O5、NaOH、K2CO3、O3,其中属于酸的是 ____,属于盐的是____,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且会变质的烧碱是______。
③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④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
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①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_℃。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100g水,其含义是___________。该温度下,将20gKNO3
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 。
④60℃时,对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如A烧杯)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_____E(填“>”或“<”或“=”,下同),溶液不饱和的是___(用A、B、C、D、E填空),溶液B、C、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100g水)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0 | 169.0 | 246.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_℃。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100g水,其含义是___________。该温度下,将20gKNO3
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 。
④60℃时,对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如A烧杯)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_____E(填“>”或“<”或“=”,下同),溶液不饱和的是___(用A、B、C、D、E填空),溶液B、C、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4.
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适量滤液C,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A中有氯化钠 |
5.实验题- (共1题)
25.
请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产生的氧气从D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G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G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G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过程中,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用H装置可以收集剩余气体,H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产生的氧气从D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G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G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G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过程中,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用H装置可以收集剩余气体,H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