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6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流程题(共1题)

1.
“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纯度为75%,杂质不含硅元素。
(1)请完成三氯甲硅烷(SiHCl3)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HCl3+H2=Si+3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_____。
(2)用200t三氯甲硅烷,理论上最多可制得高纯硅(Si)为_______t。

2.简答题(共2题)

2.
如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观察该图,水的分解过程中,从微观角度来看,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已知资料: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结合该图分析,你认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K1,观察到蜡烛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B中现象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打开止水夹后,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某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为什么?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________(3)反应后未冷却到室温……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在装置气密性能良好、操作规范的情况下,重复图1实验,测定结果低于20%,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为8.85%.
(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探究)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该小组同学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
Ⅰ.同学们采用了“暖宝宝”做实验,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装置中饱和食盐水会加速铁生锈。
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Ⅱ.8分钟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________。(写出数据表达式即可)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
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100.0
74.5
126.0
 
(结论)该测定方法,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 
(拓展)小组中某同学认为实验后的暖宝宝贴中仍含有铁粉,才能说明该结果接近精确值。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暖宝宝中仍有铁单质存在__________。

4.科普阅读题(共1题)

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0年 全国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工业乙醇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易挥发,略带酒的芳香气味,主要有合成(乙烯水化)和酿造(玉米或木薯)两种方式生产。
酿造(固态发酵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原料粉碎——配料(原料混合)——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蒸馏)。
工业合成(乙烯水化法):石油裂解得到的乙烯,乙烯(C2H4)与水蒸气在磷酸(H3PO4)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高压高温下可直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酒精。
乙醇汽油是把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当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而不是新型化合物。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乙醇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车用乙醇汽油含氧量达35%,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乙醇中的氧可减少汽车尾气中初级PM2.5,在一般汽车普通汽油中加入10%燃料乙醇可减少颗粒物排放36%,而对高排放汽车可减少64.6%。次级PM2.5中的有机化合物直接与汽油中芳烃含量有关,使用乙醇取代汽油中部分芳烃可很好减少针对次级PM2.5。
据国家汽车研究中心所作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行车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在不进行发动机改造的前提下,动力性能基本不变,尾气排放的CO和HC化合物平均减少30%以上,有效的降低和减少了有害的尾气排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发酵法制乙醇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加油站加油时,打开油箱,能闻到特殊的芳香气味,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
(2)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使用乙醇汽油,不需要进行发动机改造
C.长期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减少雾霾
D.乙醇汽油中乙醇与普通汽油体积比大约是1:9
E.使用乙醇汽油排放的尾气中不含有CO
(3)写出乙烯水化法合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单选题(共13题)

6.
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钢铁生锈C.海水蒸发D.粮食酿酒
7.
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是24B.属于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原子序数52
8.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N2B.2N2C.2ND.2NO
9.
氨(NH3)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下列有关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B.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C.实验室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D.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0.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氮气可用作保护气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氧气可用作燃料
11.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资源
B.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C.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D.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12.
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B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质量
固体的质量
C
给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加热的时间
产生气体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AB.BC.CD.D
13.
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香烟燃烧时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的有毒气体,此气体是( )
A.SO2B.H2C.CO2D.CO
14.
下列方法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5.
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厨余垃圾B.其他垃圾C.可回收物D.有害垃圾
16.
下列方法可用于除去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静置
17.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
1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6.选择题(共2题)

19.实验小学课外兴趣活动分三个组,其中摄影组有12名学生,美术组的人数是摄影组的3倍,合唱队的人数比前两组人数的总和还多4人,合唱队有{#blank#}1{#/blank#}人。

20.实验小学课外兴趣活动分三个组,其中摄影组有12名学生,美术组的人数是摄影组的3倍,合唱队的人数比前两组人数的总和还多4人,合唱队有{#blank#}1{#/blank#}人。

7.填空题(共4题)

21.
干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是干电池的剖面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________性。
(2)干电池中含有金属铜和锌。以下能证明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试剂是_(填序号)。
A.锌和稀硫酸B.锌和硫酸铜溶液C.铜和硫酸锌溶液
22.
医院输液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通常为0.9%,其溶质是_______,100mL(密度为1g/ mL)生理盐水中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
23.
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2)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
24.
(1)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图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__。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D.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8.实验题(共2题)

25.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实验室制取氧气如上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的原因
是______。

将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喷水后放入集气瓶中,实验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中主要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6.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下列三组实验活动。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较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15%盐酸产生气体较快
 
(1)实验1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2)实验2的现象证明_________。
(3)实验______探究的问题是浓度对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