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9题)
2.
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X个乙分子和Y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
B.反应生成的物质丙属于单质 |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D.X与Y物质的量之比一定等于1:3 |
3.
当物质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烧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 B.燃烧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
C.燃烧反应可能属于置换反应 | D.燃烧反应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 |
8.
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硝酸亚铁,硝酸银 | B.硝酸银 |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 D.硝酸亚铁 |
14.
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
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
C.a点表示恰好中和所需的量 |
D.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
17.
某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可能还有Na2CO3、Na2SO4,为检验所含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预测最后的实验现象,且对Na2SO4判断均正确的是
| 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 | 滴入稀盐酸 | 继续滴入氯化钡 |
实验过程 | ![]() | ![]() | ![]() |
实验现象 | 全部溶解 | 有气泡产生 | |
根据实验过程,预测最后的实验现象,且对Na2SO4判断均正确的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Na2SO4 |
B.先没有沉淀,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含有Na2SO4 |
C.无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没有Na2SO4 |
D.无论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均可能有Na2SO4 |
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A | NaCl溶液(CaCl2) | 过量碳酸钠 |
B | NaOH溶液(NaCl) | 适量稀盐酸 |
C | NaCl溶液(Na2SO4) | 适量的硝酸钡 |
D | 稀盐酸(稀硫酸) | 适量氯化钡溶液 |
A.A | B.B | C.C | D.D |
2.填空题- (共5题)
20.
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①该图表示的是硅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_____,硅元素属于______(填写“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的原子量是28),则水晶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其中含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③硅是半导体的主要材料。工业上,通常是在电炉中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化学方程式:SiO2 + 2C
Si + 2CO↑ 这样制得的硅纯度约为98%。该反应利用了碳的______(填写“氧化性”或“还原性”),反应过程中回收CO可以避免污染,回收的CO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_。

①该图表示的是硅元素,它的元素符号是_____,硅元素属于______(填写“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的原子量是28),则水晶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其中含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③硅是半导体的主要材料。工业上,通常是在电炉中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化学方程式:SiO2 + 2C

21.
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Fe3O4粉的部分工艺流程简图。

(1)试剂I的名称为________;操作Y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种,过滤后滤液仍有浑浊,而过滤器完好,则可能操作不当引起,该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
(2)硫酸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铁粉(含少量氧化铁)中加入硫酸,除铁、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反应外,一定还发生其它反应。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亚铁转变成氢氧化铁的反应为:4Fe(OH)2+O2+xH2O→4Fe(OH)3,经配平后,x为____。
(4)最后将Fe(OH)3进行一定处理成为Fe3O4。如果取用某种铁粉(含少量氧化铁)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若该样品含铁元素16.8 g,最后得到Fe3O4_______mol。

(1)试剂I的名称为________;操作Y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种,过滤后滤液仍有浑浊,而过滤器完好,则可能操作不当引起,该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
(2)硫酸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铁粉(含少量氧化铁)中加入硫酸,除铁、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反应外,一定还发生其它反应。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亚铁转变成氢氧化铁的反应为:4Fe(OH)2+O2+xH2O→4Fe(OH)3,经配平后,x为____。
(4)最后将Fe(OH)3进行一定处理成为Fe3O4。如果取用某种铁粉(含少量氧化铁)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若该样品含铁元素16.8 g,最后得到Fe3O4_______mol。
22.
为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有多种实验方法可行。
①电解水的实验可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请再列举一种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下列②中方法除外)。
②实验室也可以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浓硫酸起干燥作用):

“A”中盛放锌和稀硫酸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根据________现象,就可以判断有水生成,进一步得出水中有氢元素。
③“C”中如果有8 g氧化铜参加反应,理论上可以得到的水有多少g?含有水分子有多少个?(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完毕,装置中药品的质量一定减轻的是_______(选填上图装置编号:A、B、C、D、E)。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____(填写元素名称),许多有机物中也同样含有氢元素。为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回答相关问题:
⑤如果进行如图实验,通过燃烧证明有氢元素,该实验方法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⑥如果进行分解实验,只要证明有______单质生成,也可证明甲烷中有氢元素。
①电解水的实验可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请再列举一种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下列②中方法除外)。
②实验室也可以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浓硫酸起干燥作用):

“A”中盛放锌和稀硫酸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根据________现象,就可以判断有水生成,进一步得出水中有氢元素。
③“C”中如果有8 g氧化铜参加反应,理论上可以得到的水有多少g?含有水分子有多少个?(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完毕,装置中药品的质量一定减轻的是_______(选填上图装置编号:A、B、C、D、E)。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____(填写元素名称),许多有机物中也同样含有氢元素。为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回答相关问题:
⑤如果进行如图实验,通过燃烧证明有氢元素,该实验方法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⑥如果进行分解实验,只要证明有______单质生成,也可证明甲烷中有氢元素。
23.
“侯氏制碱法”的生产原理是:先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再将压缩的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氨盐水,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分离得到的碳酸氢钠晶体充分受热分解后即可制得纯碱。
NaCl和NH4Cl的溶解度表: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①1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
②如 图中,表示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

③常温20℃时,配制的饱和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将食盐水的温度提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将提高,而实际生产中往往在常温下进行,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NaCl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表示其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图液状态的点在右图中可能位于的区域是_______(选填I、II、III、IV);
⑤生产中通入氨气及二氧化碳,若要提高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加水量
NaCl和NH4Cl的溶解度表: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溶解度 (g/100g水)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①1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
②如 图中,表示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

③常温20℃时,配制的饱和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将食盐水的温度提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将提高,而实际生产中往往在常温下进行,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NaCl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表示其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图液状态的点在右图中可能位于的区域是_______(选填I、II、III、IV);
⑤生产中通入氨气及二氧化碳,若要提高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加水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