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周周练(课题1、课题2)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7218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8/31

1.简答题(共2题)

1.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所发生化学反应的两个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 ℃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40 ℃时,白磷便可燃烧。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 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示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4 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4.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这些物质分别是:
(1)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写出丁生成丙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7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B.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可口的饮料B.澄清的石灰水
C.新鲜的牛奶D.二氧化碳气体
8.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9.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0.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11.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5.填空题(共2题)

12.
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空气B.二氧化硫C.红磷D.五氧化二磷 E.水 F.氧气 G.氮气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3)在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
(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5)属于易燃物的是______。
1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林万竿斜”。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风,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
(2)如图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膨化食品  霓虹灯   急救病人
(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使用清洁能源B.燃放烟花爆竹
C.大量植树D.推广私家汽车出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